“一庹一拃”也是凝聚祖先智慧的语言文化

http://www.scol.com.cn2020-9-4 8:16:0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朱永华
 
  用“庹”作单位测量卧室的长度、用“拃”作单位测量书桌的长度……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四川乐山有部分学生把数学家庭作业带回家,不少家长顿时崩溃:“连字都不认识啊!”还有家长夸张地表示:“示范了好多遍,差点血管爆了!”原来,“庹”和“拃”是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本上的内容。对此,有数学老师表示,这两个单位不是现在的长度单位,只是借助“身体尺”测量,让学生们对“厘米”“米”等长度单位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也容易学习和理解长度单位(据9月3日《红星新闻》)。 

  对时下很多年轻人来说,“庹”和“拃”两个字确实很生僻,而就笔者这样年近花甲的人对这俩字,虽不常写,却能提笔就来。其实,稍微上些岁数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对“一庹一拃”再熟悉不过。很多有经验的农村老人,在测量物体大小的时候,经常都是用“庹”和“拃”作为“计量单位”,而其他人也能从这种“庹”和“拃”的表述中,明白物体的大致尺寸。除了“庹”和“拃”之外,最常用的还有“步”,有农村老人绕着一块地走一圈,马上就能知道这块地的“平方”。  

  其实,对于“庹”和“拃”两个字,虽然我们不常用、不常写,但却是很常说,比如,很多坊间百姓形容两个地方相距很近,会说“也就一拃远”,形容某些杆子的长度会说“一庹多长”。之所以因为常说而不常写,就在于这种“身体尺”测量出的只是大约数,实际应用已经很少,一般人对这两个字就感到很陌生,而在某些特殊领域,比如法院审理一些民事案件,警方录口供等,为陈述当事人的原话,这些生僻字还是大有用场的。  

  应当说,小学数学老师为启蒙学生对长度计量有最基本的认知,用“一庹一拃”对卧室和书本进行“测量”,是非常直观也是很多孩子所乐意接受的。不难想象,对于处在朦胧阶段,对“厘米”“米”等计量单位毫无概念感的孩子,不可能一开始就明白是长度单位,用这种很形象又很有趣的“身体尺”加以启蒙,很多孩子一下子就可能“茅塞顿开”。而作为家长,也该清楚,“一庹一拃”既是我们古代很实用的“身体尺”,同时也是凝聚祖先智慧的民间语言文化。老师在给孩子启蒙计量单位的同时,又进行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何乐而不为呢?  

  笔者也想提醒时下的年轻人,应当正确对待所谓的生僻字,有些生僻字,看起来、写起来都很生,但却是经常出自我们的口语中,听得懂、看着生、写不出,反而认为是“生僻字”。如果我们都能“较真”一下,对常说的一些方言口语,翻翻字典查一查,看一看,不但很多都能找到相对应的文字,更能感受到祖先的智慧和我们汉语言文化的丰富多彩。而能够形成这种“求真”的习惯,很多看似“生僻”的汉字,不但能变得“熟悉”,还可能提笔就来。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