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网评:坚持“三不”,为春耕生产“鼓干劲”

http://www.scol.com.cn(2020-4-6 7:22:4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陆仁忠
作者:陆仁忠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4月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做好疫情期间粮食供给和保障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农业农村部表示,今年我国粮食种植意向面积稳中略增,目前夏粮长势较好、丰收有基础,春播进展总体顺利,粮食生产有了一个好的开局。

  一年之计在于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春耕生产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目前全国早稻育秧已过八成,早稻栽插已过四成,春播粮食1亿亩,进度明显快于去年同期。好的开局值得高兴,接下来的工作仍需继续努力,尤其要坚持“三不”,为春耕生产鼓足干劲,牢牢守住粮食生产安全底线。

  坚持政策扶持不打折。政策扶持是提振春耕生产信心的重要途径。近来,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全方位推动春耕生产加速生产,其中既涉及农民个体,也涉及农资企业等群体,都取得了良好的激励效应。单就农资供应恢复情况看,目前农资企业的复工率达98%、复产率达90%,农资经营门店开业率达96%,农资下摆入户比例达80%,这些都来源于政策的有力支持。不过,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各种风险挑战仍存,粮食储备事关人民群众民生福祉,必须在政策扶持上持续发力,不打折扣抓好落实,激励农民全力以赴投入春耕生产,把饭碗紧紧端在自己手中。

  坚持农技指导不撤退。粮食要丰收,农业技术来帮忙。疫情期间,各地大力推进农技服务下乡、技术培训到人等“点对点”、“一对一”的指导,为各地科学有序开展春耕生产提供了智力支持。如今疫情防控战未获全胜,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仍是当前工作的重点,要激励农民抓紧春耕生产,就必须让农技指导常态化。应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构建起与疫情防控要求相适应的春耕模式,确保农民能在农专家、“田保姆”的指导引领下,科学耕种、收获丰收。应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广泛转化到春耕生产实践,以科技创新为春耕生产筑牢坚固防线,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激励农民早日全面恢复春耕生产。

  坚持跟踪服务不放松。春耕生产成果好不好,取决于各级政府的服务保障优不优,尤其是各种“堵点”“断点”问题是否有效解决。此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开通了热线服务电话,专门用于收集并处理农民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难题,取得了良好成效,一个个“堵点”被打通、“断点”被补上。这些好的做法应该持续推广,既将热线电话保留,又开通网上问题反映平台,更好畅通群众诉求反馈渠道,真正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针对每个问题线索的解决,还应做好跟踪问效,在群众口中找差距、从群众心中要答案,让每个问题的解决都经得起人民阅卷,以此提振农民信心、坚定生产决心。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耕生产,拖不得、等不得、松不得,必须抓紧抓细抓实各项工作,推动春耕生产有序进行、加快恢复,为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才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