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羌族文化之花开得更加绚丽

http://www.scol.com.cn(2019-4-13 7:35:1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林伟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把温暖建成呢一呀嘛一座城呀,城里面住着那尔玛的人呀……”4月11日上午,云雾散开,阳光照亮雪山,一场盛大的开城仪式在茂县中国古羌城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网络名人走进天府之国”考察团在音乐声中体验了羌族文化。(4月11日四川在线)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朵朵耀眼地开在阳光下”。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为世居少数民族。这些世居民族都有个性独特的文化,包括汉族文化、藏族文化、彝族文化、羌族文化在内的各民族文化之间相融互渗、互补共生、交相辉映。千百年来,各族人民休戚与共、亲如一家,共同促进了四川的繁荣发展。

  有“云朵上的民族”之称的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夏朝之前就已存在,素有民族活化石之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四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集聚区,羌族文化是羌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淀并经世代相传的文明成果,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文化、释比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庆文化、乐舞文化等,羌族文化的标志物主要有羊、白石、羌笛、羊皮鼓(舞)、莎朗、羌碉、羌绣、羌红等,丰富多彩,底蕴深厚,地域鲜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建设极为重视,对羌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投入。

  目前,羌族有30余万人,其中80%以上聚居在四川茂县、汶川、北川等地。然而,让人痛心的是,汶川特大地震使羌族地区遭受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北川、汶川、茂县等6个羌族聚居县全部受灾,羌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一座座古老的羌寨、碉楼、吊脚楼垮塌损毁,大量羌族珍贵文物、古迹和普查资料被毁。令人感奋的是,震后,党中央、国务院对羌族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给予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程相继出台、启动,博物馆展馆改建复建有序推进,文化资料的搜集整理及文物修复、征集整理工作全面铺开……让羌族文化之花开得更加绚丽。

  现如今,行走在四川羌区,北川民俗博物馆、北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等一座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筑,令人赏心悦目;理县桃坪羌寨、茂县黑虎羌寨、北川吉娜羌寨、汶川雁门萝卜寨等数以百计的羌寨,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大放异彩;悠扬的羌笛声在连绵起伏的山峦间回荡,传递着生活中的美感;入夜,羌寨中灯光点点,羌族男女老少围着火堆跳起传统羌舞,让人流连忘返。考察团今天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震后恢复重建中的结晶,都是祖国大画廊中一轴最美的画卷,走进天府之国的网络名人在此真真切切感受了羌族文化的个性魅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的血脉和根本。四川的历史发展进程已经证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四川多样并存、和谐共生的文化格局,文化是维系各民族团结和谐的强大精神纽带。相信通过对羌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羌族地区每一天发生的故事,都会随着羌族文化的传播,成为中国故事中的精典章节。(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