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国家实验”四川不辱使命

http://www.scol.com.cn(2016-7-21 7:50:3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林伟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战胜灾难、跨越发展是最好的“补偿”。在7.0级强烈地震“突袭”芦山三个月后,?2013年7月20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灾区群众开始重建幸福美丽新家园的艰辛跋涉。(7月20日《四川日报》)

  7月20日,是“4·20”四川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三年基本完成”的重要时间节点。经过?3年的顽强拼搏,“户户安居有业、民生保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文明进步、同步奔康致富”的3年重建规划愿景,已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现实,灾区社会民生大改善、城乡面貌大变样、特色产业大发展,灾区人民已走出了地震的阴霾,正满怀信心全面迈上“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新征程。?

  灾后重建是一场“赶考”,回顾这一千个日日夜夜,从城乡住房到医院学校,从产业园区到植被河流,在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救灾重建中,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央创新确立的“四川负总责、地方为主体”灾后恢复重建机制,是非常英明的、正确的。灾后恢复重建既是造福灾区群众的惠民工程,更是检验治理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尺。“三年基本完成”,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灾后恢复重建确立了时间表,并将重建工作的“指挥棒”交给四川,要求探索“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重建新路。这是开创性的“国家实验”摆在了芦山、摆在了四川。?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作为我国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由中央直接安排部署转向地方负责制的重大转变与创新,“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重建新路,就是将中央、地方、灾区群众三者纳入一体,协调良性互动,好似五指收拢成拳,凝聚起上与下、政府与民众的强大合力。实践证明,这是尊重国情、体现科学的恢复重建之路,是灾害多发国家面对复杂灾情,合理界定权责、科学调配力量、有效配置资源、高效实施重建的必然选择;这是立足实际、把握大势的恢复重建之路,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积极转变重建思路、务实高效开展灾后重建的必然选择;这是凝聚制度优势、体现中国特色的恢复重建之路,是“中国信心”“中国力量”的有力证明,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灾后重建实践中的生动体现。

  国家课题,四川使命,灾后重建“国家实验”的四川答卷用智慧与担当书写。“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这种智慧与担当,体现在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对灾区恢复重建和振兴发展作出的总体部署中,体现在清晰有效的重建思路中,体现在务实高效的重建安排中,体现在规范化、体系化的重建进程中……正是这种智慧与担当,在灾区“遍地开花”,才有了一个个美丽新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生机盎然,才有了为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的四川实践,构成了灾后重建鲜明的底色,形成了重建新路强劲的生命力。

  国之重托,民之所盼。四川在探索重建新路的实践中,迈出了攻坚克难、后发追赶的步伐,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灾后重建“国家实验”四川答卷。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们坚信四川一定能够再次交出芦山灾区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的四川答卷,完成新的“赶考”。(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