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网友与美丽四川的“笔中情”

http://www.scol.com.cn(2016-2-1 10:13:5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林伟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作家罗兰说过这样一番话: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识真理的路,你只要喜欢写,应该随时动笔去写。而我最早动笔去写,则缘自于对四川的“牵挂”、对四川的“感动”。

  “牵挂”起缘于“5·12”汶川特大地震。震灾发生后,多少人星夜奔赴抗灾一线,多少人密切关注着灾情变化,一个“震”字牢牢地将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系在一起——这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以《应对地震,我们的信心来自何处?》为题,撰写的第一篇关于灾区的网络时评开篇语,这篇写于2008年5月13日的评论曾被多家网络媒体采用并转载。

  自从“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尽管远在广西边境,但我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灾区,牵挂灾区,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新闻,灾区的每一个小小动态、每一个小小变化,都让我在伤感中看到希望、看到力量,收获感动,收获震撼,情不自禁地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用《天灾面前,共产党员的身影最可敬》、《敬仰,累倒在手术台前的救灾英雄》、《乡党委书记的救灾日记缘何感人至深》、《“一个人的婚礼”见证地震无情人有情》等网络时评,来展示党和人民无比凝聚的力量;用《总书记强调“坚决打胜”是抗震救灾的最强音》、《品“特殊党费”的“特殊滋味”》、《由北京市领导带头向地震灾区捐款想到的》等网络时评,昭告世界,传递全民族井喷式的大爱。

  “感动”起缘于走过灾难,涅槃重生的美丽四川。给我感受最深的是2009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对口支援省市在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依然明确表示支援灾区的“决心不变、力度不变、目标不变”,确保援建资金及时到位。而在各方支援的同时,灾区人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建设家园。因而,我用滚烫的文字写下了《援建灾区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彰显“上海力量”》、《有一种感动是四川灾后援建的“中国速度”》、《汶川地震灾区浴火重生说明啥?》、《为眉山灾区的“三自”精神感动!》等网络时评,来昭示一个民族的信心、民族的坚强、民族的力量、民族的希望。

  作为一名网友,与四川近8年的“笔中情”,让我感到非常庆幸:四川故事言说不尽,四川创举书写不完,但我零零碎碎的文字,毕竟成为其中的浪花,不仅让我与四川有了不解之缘,更在展现“四川精神”、“四川速度”、“四川模式”的大潮中,留下了一个网友的美好印记。在这期间,我也年年荣获四川在线优秀网评员,获奖证书全部摆在我的电脑桌上,每每翻起,心头便涌上一股春天般的温暖。这是鼓励、是鞭策、是信任、是支持、是力量,是新的起点。正像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所说的,我写作,为了使我的朋友们更爱我。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