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四川篇】130平方公里的5年嬗变值得解读

http://www.scol.com.cn2016-1-15 8:26:3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林伟
  “十二五”头尾两年,四川经济发生两大跃升性变化:开局之年跻身全国“两万亿俱乐部”,收官之年经济总量有望超3万亿元。5年来,四川经济发展增速始终在全国经济大省中领先。(2016年1月14日《四川日报》)

  五年,弹指一挥间,却足以改变一个地方的面貌;五年,是一个刻度,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尺;五年,也是一次跨越,让我们站上一个新的高度。站在两个五年的交汇点,回望刚刚过去的五年,我们不难发现,四川“十二五”时期的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全国经济遭遇“三期”叠加的巨大压力,面对新常态下改革任务的艰巨繁重,面对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挑战,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上下一心,开拓奋进,砥砺前行,克服了“4.20”芦山地震等种种困难,经受住了发展中的各种考验,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支持地震灾区振兴、扶持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等战略机遇,全省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在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各方面矛盾依然突出的严峻形势下,四川交出的一份得来不易的成绩单;这是省委、省政府总揽全局、坚强领导,全省上下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戮力同心、共同拼搏的一份鼓舞人心的收获;这是四川在科学预判、精准谋划与正确决策下,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最具说服力的注解,鼓舞人心、振奋人心。

  发展的硕果离不开正确的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发展实践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引领。回首“十二五”时期,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如虹的气势背后,无不折射出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以成都高新区为例。1月12日,成都高新区发布消息:25万平方米“创业天府旗舰”蓉创广场完成建设。包括其在内,2015年,成都高新区已累计建设各类科技孵化器60家,载体面积累计达207万平方米。而在“十一五”末,全区孵化器仅24家,总面积才100万平方米。不止孵化器发生巨变。“十二五”期间,130平方公里的成都高新区,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有望突破3000亿元。而今,其最新身份是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韩创新创业园所在地。在“十二五”,全省经济发展规模做大、质量更优。作为省内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最为聚集的区域,以成都高新区为观测点,能触摸到全省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脉动。

  发展的硕果离不开强有力的措施。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抓改革……这样的路径选择,源自对中央部署的深刻领悟与坚决落实,同时也离不开对四川省情的准确把握与清醒认识。成都高新区130平方公里的5年嬗变,再次表明,经济转型的道路绝非一马平川,更不会一蹴而就。唯有依靠全面深化改革,依靠调整经济结构的宏伟战略和有力行动,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才能凝聚起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书写四川改革开放、发展进步的新传奇。

  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共进,奋勇者当先。“十三五”期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全国经济转型将会进一步加快,四川仍面临重大战略机遇。只要我们依成都高新区130平方公里5年的嬗变为蓝本,凝神聚力、勇于担当、务实创新、攻坚克难,就能在新的时代坐标系中开拓出四川迈向更高发展水平的广阔空间。(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