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社会关切”呼唤“官员好声音”

http://www.scol.com.cn(2015-3-22 8:39:3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秦百川
作者:秦百川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在3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对参会的国务院各部门负责人语重心长地说:“现代社会已经变为一个透明度很高的社会。对于媒体关切、特别是一些重大关切,在座的各位部长们也要主动回应!”(3月20新京报网)

  随着社会的转型进步,人们的知情意识、参与意识、权利意识都明显增加。在面对一些公共事件和群众的质疑的时候,干部的任何反应,都会被认为是一种态度。干部说与不说、说什么,都会被进行价值评判。

  近年来,网络上不断传出一些“官员雷语”,从“你们记者管得太多了”,到“这个事我不再说太细”,到“你敢在新华网曝光,我就叫它关闭”,到“替谁说话”,到“你是哪个单位的”,再到“你是不是党员”,以及“我拉屎要不要通知你”……官员每次发出雷人之语,都会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质疑、诘问、批判、分析,多维度的舆论反弹。

  乱说话不行,遇事躲闪,怕“说错话”,也同样不可。如果秉持“智者不言,言者不智”,认为与其“说错话”、“得罪人”,不如闭口不言,或是信奉“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认为与其言多必失、遭遇骂名,不如寡言寡语、少说少错;或者觉得自己“干事凑合,说话不行”,与其张口哆嗦、“多说多错”,不如“沉默是金、不说没错”。凡此种种观念,不仅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付诸实践也很有害。

  现如今,各地因环境污染问题导致的群体性事件渐呈增长之势,这些事件背后,都存在地方政府、企业与居民之间无法互信和缺乏沟通的问题。宁波镇海、昆明安宁、广东茂名等地连续爆发反对建设PX项目的聚集事件可以证明,有了社会关切不回应,有了公众质疑不澄清,有了群众诉求不解释,以为当“鸵鸟”就能蒙混过关,就能取得群众信任,那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在面对各类社会关切、公众质疑和群众质疑时,不仅不能沉默,更要说得体话,做得体事,这样才是顺应时代的积极行为,也是新时代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必然要求。

  古人云:“虽千万人,吾亦往亦。”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正能量如果不去占领,负能量就会充斥;大道消息不通畅,小道消息就会乱飞。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直面矛盾问题是应尽的责任,勇敢回应关切是该有的担当,因此只有不断加强素质提升、内功修炼,时刻用权威信息帮群众释疑解惑、厘清是非,讲出“好声音”,讲出“真道理”,把话说到点上,说到群众心坎上,才能让群众真心实意地拥护你、支持你、爱戴你?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