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拆除’是为破坏找借口”让谁羞愧

http://www.scol.com.cn(2012-3-11 1:17:2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严建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陈国琴
作者:陈国琴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3月8日,全国政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邀请五位政协委员围绕“深化文体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题答记者问。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表示,针对城市历史遗产的所谓“维修性拆除”,是为破坏找借口。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推倒具有文物价值的城市建筑,并美其名曰“维修性拆除”。冯骥才说,这个词汇非常可怕,但愿这种野蛮的词汇再也不要在我们媒体当中出现。(3月9日《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频频发生一些历史文物建筑遭到人为破坏的尴尬情形,而面对公众的指责,相关部门往往会抛出“保护性拆除”这样的荒唐借口,殊不知,这终归只是糊弄百姓的把戏而已。试想,如果一幅名人的字画,如果在将其撕个粉碎后,即便之后对其进行精心的“复制”,这样的作品充其量也不过只是“山寨货”。无论是北京梁思成、林微因故居,还是重庆蒋介石“重庆地营”,都可谓是不折不扣历史文化遗产,他们承载着一段时期的历史。

  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乃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相关文物管理保护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也可以作为文化教育基地,从而为做好公众的历史文化教育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然而,令公众深感痛心的是,近年来,一些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却屡屡遭到人为破坏。不可否认,由于年代的久远,一些文化保护单位确实需要进行必要的维护,但这必须建立在对基础设施不进行人为破坏的基础之上。

  但现在一些地区打着所谓“维护”、“修复”的旗号,却对文物设施大加损坏,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暴露出一些地区在推进城市建设中政绩观出现了严重偏差。比如,一些地区为了推进大型商业区或者商品房的建设,不择手段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破坏,甚至,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被少数官员视为“眼中钉”,在如此偏激的发展观面前,文物保护单位屡遭破坏也便不足为奇。面对频频出现的“保护性拆除”,希望能切实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唯有让相关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甚至让其接受法律的制裁,才能避免类似丑态接连发生。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