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联系邮箱:scolpl@163.com
天府评论>>川观智库>>正文

党建聚“链” 产业向兴——成都市加强产业链党建的探索与实践

http://www.scol.com.cn  (2025-04-08 17:17:17)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  编辑:陈静
作者:川观智库党建研究院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手机访问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围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成都市优化布局16条重点产业链,同步实施“蓉城先锋·链群赋能”行动,推动党建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助力资源集成高效配置、产业生态持续完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文/ 川观智库党建研究院

欣欣向荣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供图/受访者

成都,天府之国,一座兼具千年古韵与现代活力的城市。作为西部经济中心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引擎之一,成都市坚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电子信息、数字经济、航空航天等领域主攻16条重点产业链。

以“党建链”驱动“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产业链党建成为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重要抓手。川观智库调研组深入成都各区(市)县调研发现,成都市以“链式思维”激活产业协同发展新动能,通过把组织建在链上、服务做在链上、资源聚在链上,形成牵引辐射效应,破解“链不上”“链不紧”“链不强”等问题,赋能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链、向新向好。

织密链上组织网络——

从“单打独斗”到“矩阵联动”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前瞻部署未来产业。”调研发现,在经济发展的“大棋盘”上,成都有着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市场条件,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9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迫切需要党的组织形式、工作方法与之相适应。

但“链”上产业门类繁多、业态复杂、参与主体多元,呈现出跨区域、覆盖广、主体多、群体散的特点,如何在“链”上建强组织?成都市实施“蓉城先锋·链群赋能”行动,用产业链串联企业党建“点”,贯通园区党建“块”,构建起“点块链”协同发力助推产业发展的立体化党建新格局。

因链施策是筑牢产业链党建的根基。以“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为契机,成都市创新打出产业链党建“组合拳”——在不改变党组织隶属关系的前提下,依托职能部门、链主企业、枢纽型社会组织或产业园区,牵头组建产业链(综合)党委,让链上的企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团,通过“链主企业带建、上下游联建、大中小共建”等方式,推动党组织和工作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这一创新实践在成都各区(市)县不断涌现。作为成都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区,龙泉驿区以实施“驿企建圈·强链共兴”党建工程为抓手,联动行业部门和链上企业、相关社会组织等主体资源成立汽车(新能源汽车)党建工作组。成都高新区则按照产业关联、业务互补、资源互通理念分类整合资源,将综合党委建在产业链上和园区之中,充分把市场主体联结起来。

优化体制机制是提升组织实效的硬支撑。如何构建一套突破界限、精准匹配产业特点的协同管理机制?调研发现,机制顺畅、制度适用、载体实用是关键。成都市因地制宜依托行业部门、产业园区、“链主”企业或枢纽型社会组织成立产业链党组织,构建起差异化的管理体制。在产业链党组织建立兼职委员直接联系重点企业和党建联席会议轮值、活动轮办等工作机制。成都高新区细化完善园区综合党委工作规则,搭建各单位、部门协商议事平台,形成“综合党委牵头、联席会议共议、党员干部落实”的工作格局。通威集团充分发挥“链主”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建立“新能源产业链协同联席工作会”制度,与永祥股份、通威新能源、通威太阳能科技等链上企业,围绕产业链协同事项进行协商沟通。

作用发挥是让党组织“活起来”的关键。调研发现,成都市通过完善组织体系,发挥党组织组织力,不断汇聚“链上力量”,巧妙破解了“组织体系如何转化为发展动能”这一命题。比如:围绕产业链发展痛点难点堵点,跨企业、跨行业组建党员突击队,广泛组织动员链上企业党组织和党员,联合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在成都温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针对企业反馈的共性技术瓶颈,产业链党委鼓励企业在生产、研发等关键一线设立党员示范岗“揭榜挂帅”。其中,通德药业企业党支部通过党员“亮身份、亮承诺”,带动全员参与精益生产改进,推动CDMO业务营收增长50%。

启示之一

随着国内经济形态发生变革,传统纵向延伸的党组织架构难以起到横向联结的促进作用,而产业链党建能充分把链上党组织和党员联结起来,发挥更大作用。但由于体系复杂、相互交织,归根到底是要解决链条有“形”无“魂”,打破“各自为政”的惯性思维,既注重管理“轴”的有效运转,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党建工作机制,又需不断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形成纵横交织的组织“网”,才能真正有效实现产业布局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强化链上主体合作——

从“单兵作战”到“协同攻坚”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重构的背景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亟须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调研发现,针对当前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不畅、创新要素流动受阻等现实挑战,成都市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以党建为纽带,通过“平台聚链”,将分散的产业环节拧成一股绳,不仅实现链上资源高效配置、共享共通,更通过精准延链补链强链,构建起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圈。

创新协作模式,破解“利益共享难”。产业链党建的核心功能之一是促进资源整合与资源再分配,调研发现,成都市以产业链党建为抓手,创新构建“聚要素强链”协作机制,通过资源整合构建多元合作平台、创新利益共享模式,有效破解了产业链协同发展中的资源分配难题,实现产业链党建从组织覆盖到功能提升的质效跃升。金牛区整合党建、产业等多项机制,牵头组建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党建工作组,设立成都首支卫星互联网产业专项基金30亿元,推动省市区基金与国投创业、深创投等30多家金融机构合作。同时,打造四川唯一服务西部的卫星数据资源公共平台和创新应用中心,联合蓉威、天奥、前锋卫星互联网IPv6产业园等共同建设企业创新平台。青羊经开区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构建“政商”协同网络,系统性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政策适配性、资金流动性、技术迭代性等痛点。

发挥“链主”牵引作用,破解“资源聚合难”。调研发现,成都围绕产业链,重点培育了一批具有生态整合力、创新引领力的“链主”企业,并充分发挥其在产业链组织协调、要素优化配置中的枢纽作用,着力构建“链主”牵引、全链协同、融合发展的产业链党建生态,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深度协作、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组织形态。成都温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通过建立产业链党委,覆盖原料供应、研发生产、物流销售等全链条企业600余家,推动研发平台、生产车间、物流渠道整合共享。比如:针对园区内一些研发型企业及中小企业生产需求问题,产业链党委协调通德药业的智能化车间开放共享,帮助成都瑞尔等企业完成订单生产;联合链上四川九州通医药物流企业及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帮助园区合纵药业等企业提高运输运营效率。

形成发展共同体,破解“持续发展难”。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激发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调研发现,成都市在产业链党建工作中,通过党建引领构建创新共同体,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资源,打破企业间的信息壁垒,推动技术协同攻关和成果转化。金牛区以成都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党建工作组为依托,充分发挥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条全、大院大所多、产业人才集聚的优势,联合航天二院成都分院、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等,组建全省首个卫星互联网细分产业赛道联盟。青羊区以成都市大飞机制造与服务“三链”党建工作组为纽带,持续完善“校、企、地”三方联动机制,加快建设成都市航空航天产教联合体。成都高新区以党建搭台,组织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链主”企业与上游供应端及下游使用终端等单位进行党建共建,推进“产、学、研、用、供”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各环节主体的联系与协同。

启示之二

产业链党建是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有效途径,既是资源对接的有效载体,也是解决难题的有力抓手。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强化“链式思维”,形成“党建搭台、企业唱戏、资源互通”的协作机制,系统谋划全产业链发展路径,构建起覆盖上下游、贯通左右岸的“大党建”工作体系,实现需求精准对接、资源优化配置、项目高效落地,从而加速产业集聚和产城融合发展,推动产业链向更紧密协同、更高效联动、更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演进。

优化链上服务供给——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赋能”

做优服务,解决链上企业困难是产业链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研发现,成都市常态抓好“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整合政府部门、高校院所等资源,从“企业要什么、我们有什么、工作做什么”三个维度摸透实情、精准服务,在产业一线构建助企益企综合服务体系,组织相关部门常态化深入一线、靠前服务,畅通诉求表达渠道,齐心协力为园区、为企业发展解难题、办实事,推动党建服务向全链条、生态化赋能升级。

从“需要什么”出发,精准匹配服务。为破解企业办事难点堵点,成都在重点产业链全面推广党建指导员、企业服务专员、人才服务专员“三员合一”模式,一体推动党务服务、政策落地、诉求办理,实现党建为产业赋能和服务。

以企业发展所需为出发点,成都高新区建立百名党员领导联系服务百名专家、一线党员专员联系服务万名人才、智慧平台全时服务百万人才等“三大机制”,开展沟通随心、居住舒心、家庭安心、健康放心、创业专心、办事省心、荣誉赏心“七心行动”。青羊经开区突出“中心接件+全程帮办”一站式集成服务理念,进一步做精做细经开区政商事服务中心,整合商事登记服务窗口、集成服务窗口、增值服务窗口、青崇投促窗口“四个窗口”职能,动态优化调整高频服务、集成服务、增值服务“三张清单”,实现106项涉企服务事项集成办理。彭州市紧紧围绕国家级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建设需要,组建未来智谷片区党委,统筹资源要素集聚、公共服务配套、治理效能提升,服务140家入驻企业,推动无人机产业升级与村(社区)发展融合共兴。

立足“在哪服务”,优化布局升级阵地功能。成都市依托园区、楼宇、商圈、行业协会商会等既有党群服务阵地,整合投入党务、政务、商务等各项服务,建设集党员学习教育、党组织生活和产业链成长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阵地。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坚持“中心+站点”思维,整合资源构建1个中心级、7个社区级/居住区级(孵化园Bio-Service、凤凰里社区、松柏社区等)、X个企业级(京东方医院、蓉生药业、硕德药业等)的“1+7+X”三级园区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实现一个阵地、多项功能、集约服务。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打造园区“1+N”党建阵地矩阵,依托东广人工智能谷党群服务中心,叠加卡诺普、华灏鲲鹏等N个企业党群阵地,构建党务、政务、服务一体化“党建+”场景,全面满足党员、职工学习、工作与生活需要。龙泉驿区整合沃尔沃汽车品牌体验中心(中国)等园区楼宇或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统筹建设集党组织与企业“双孵化”、多功能空间共用共享等于一体的产业链党群服务阵地。

围绕“服务什么”,多元供给活动“多样”。成都市聚焦产业链党建“服务供给”难题,创新党建活动方式,着力破解活动形式单一化、内容同质化、参与被动化等瓶颈。

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建立起多样化的特色活动制度,面向链上党员并延伸服务全体职工群众开展“红色剧本游”“红色集市”等活动,满足企业职工社交互动核心需求,增强凝聚力和获得感。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综合党委创新建立“4+X—红链赋能”政企互动机制,发挥“链”接作用,以Bio-同心话党建、党课开讲啦、党员先锋说、党员在行动4类“红链基”活动筑牢党建基石;发挥“带”动效应,以Bio-万物生企业服务、政务通政务服务、生命健康大讲堂等X类“红链带”活动促进融合发展。彭州市未来智谷片区党委链接电子科技大学等10余所高校资源进园入企,联合入驻企业党组织常态开展“无人机+”系列活动广聚人才,培养无人机专业人才400余名。

启示之三

推动产业链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引领”进阶升级,需构建“党建+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格局,实现服务理念和模式的系统性升维。要着力推动三大转变: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赋能”,变“等问题”为“送解法”;从“单一供给”转向“生态化服务”,打造全链条、多维度的服务矩阵;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集成”,形成协同联动的整体效应。要以产业链价值共创为导向,将党建服务深度嵌入技术协同创新、供需精准对接、资源优化配置等产业核心环节,通过创新服务形式,切实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堵点”“断点”,为企业创新转型注入“红色动能”,实现党建与产业同频共振、互促共进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