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联系邮箱:scolpl@163.com
天府评论>>川观评论>>正文

川观评论丨干部被容错免责还获晋升?容错不纵错,要为干事者“兜住底”

http://www.scol.com.cn  (2025-07-02 19:16:53)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牛霄
作者:余姝满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川观新闻评论员 余姝满

7月1日,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纪委监委通报一起容错免责典型案例,引发热议。

当地干部谢某某在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中,在项目缺少部分技术指标的情况下容缺办理人防事项审查,违反了相关规定。但鉴于该同志出于公心、为企业着想,敢于担当作为,被容错免责、鼓励激励。

具体来看,谢某某从大局出发,提出分步容缺审批方案,该创新举措为项目建设进度抢先3个月的时间,节省企业成本200余万元。并且,“企业事后及时补充材料”“未发现谋取私利情形”等,对其予以容错免责,并晋升为三级主任科员。这起典型案例比嘴上说“激励担当”更有力量,传递出鲜明导向——容错不纵错,就是要为干事者“兜住底”“撑住腰”。

干事创业总是有风险的,没有谁可以拍着胸脯“打包票”,保证每一项工作都“零失误”。在探索实践中,很多工作没有先例可参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些老问题也会在发展变化中衍生出不少新情况、新挑战,要跨过这些“坎”、爬过这些“坡”,没有担当意识不行、没有改革创新不行。

容错是为了鼓励更好地担当作为。试想一下,干一项工作,如果一失误、一出错,不分具体情况就直接“打板子”,不仅寒干部的心,也会挫伤大家干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糟糕的是,“怕”的情绪和心理蔓延开去,怕改革创新担风险、怕干得越多越出错、怕“领头羊”变“替罪羊”……党员干部一旦怕这怕那的太多,往往就会变得畏手畏脚,或是有的以“怕”为名不干事,如此种种都容易带坏风气,贻误发展良机。

值得注意的是,在诸多讨论中,有人认为谢某某不仅被容错免责,还晋升了,担心该做法会导致“免责泛滥”。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有必要再次强调:容错机制绝不是免责金牌,宽容失误而不是纵容错误。千万不要把“容错”机制当成个“筐”,啥错误都往里面“装”。不该容的错容了,不仅背离初衷,也是另一种挫伤,同样会浇灭干事的热情。

当前,改革步入深水区、无人区,困难不会少、挑战不会小,每前进一步都不容易。该容的容、不该容的不容,让实干者、担当者,甩开臂膀、挺直腰杆,大胆干、放心干,才能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