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陈松
近日,审计署网站2025年第1号公告发布的一则信息成为网络热搜:中国人民银行所属中国金融电子化集团下属公司仅有10名员工,租赁办公用房面积却为3937.03平方米,相当于人均393.7平方米。公告显示,上述仅有10名员工的公司,为金电云(深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租赁办公用房其中有3041.05平方米闲置。该公告将这一问题归纳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类别中,明确表述为“所属单位存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按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即使是中央机关正司局级干部,办公面积也不得超过24平方米,而该下属公司人均面积竟是标准的16倍之多。
办公用房超标,不仅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更是一种特权思想和奢靡之风的体现。这种行为背离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人心、持续发力整治作风问题的当下,这样的现象必须坚决予以整治,铲除这一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
有纪检干部一针见血地指出,超标办公用房问题屡禁不止,根源在于“两个责任”落实虚化。网友不禁要问,在审计中才发现这样的问题,其上级主管部门是否尽到了监管职责?租赁如此大面积办公用房的决策过程是否合规?
据了解,当前,该公司已被责令整改,但“积极整改”不能沦为“消极应付”。根治办公用房超标顽疾,需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扛起主体责任,从制度和监督两端发力。一方面,要进一步细化办公用房使用标准,像江西推行的“以门为界”整改原则,通过精细化监管防止“假整改”;另一方面,要强化审计结果公开力度,对典型案例点名道姓曝光,形成“查处一个、震慑一片”的效应。正如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所言,审计公开点名个人能“倒逼行政问责落实到人”。同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对办公用房使用情况的日常监督,从源头上杜绝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这一违规使用办公用房事件再次警示我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必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铲除,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