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文章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教育作为人才涌现的基础、科技创新的摇篮,其战略地位愈发凸显。唯有建成教育强国,才能为破解“卡脖子”技术提供源头活水,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中国智慧,为人类文明进步注入东方力量。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大决策,确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让教育强国建设的重点工作越发明朗,推进步伐持续加快,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建设教育强国,不是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而是开辟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教育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正确处理好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围绕目标任务,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开放互鉴的国际合作体系。这是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建设教育强国,育人是教育的本质,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民族复兴的根基与未来,要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要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培育壮大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要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持续巩固“双减”成果,让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等措施,持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让建设教育强国更有力量支撑,使其更加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
建设教育强国,任务艰巨、时不我待。距离到2027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的目标还有一年多时间,距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还有不到10年时间,慢不得、等不得、拖不得。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赛道上,接力奔跑,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托举民族复兴梦想提供强大的教育支撑。
编辑:牛霄 校对:徐海鹏 责编:张通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