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与“六一”儿童节不期而遇,传统文化与童趣时光奇妙邂逅,为端午假期旅游市场注入了别样的活力。多家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假期,亲子游将唱主角,龙舟赛事、主题乐园等游玩主题受到青睐。
节假日是传统的消费旺季,也是观察消费态势、经济活力的一扇窗口。端午邂逅“六一”,让端午假期有了新的元素、新的内涵,不仅有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赏古乐,更有主题乐园、亲子游、家庭游等,为今年端午假期旅游市场注入了别样的活力。抓住传统节日、节气文化这些传统民俗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让传统佳节与童趣童心碰撞更多火花,为“人情味”“文化味”“烟火气”增添更多的色彩,让周边热、龙舟热、粽子热等燃旺“端午经济”,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力量。
“传统文化+亲子互动”,复合型旅游消费需求旺盛。临近端午节,节日的氛围越来越浓厚,赛龙舟、敲锣鼓、买粽子、逛集市,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传承千年非遗习俗的同时,也拉动节日消费不断升温。端午佳节与“六一”不期而遇,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悟端午文化的厚重历史,又聚焦少年儿童的期盼,开展各类亲子互动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儿童节。各地充分挖掘本地传统文化底蕴,着力满足大众复合型旅游的新期盼,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传统佳节+新鲜创意”,撬动经济发展“新引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端午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千年文化积淀,要让传统文化有新的意义和生命力,就需要在创新创意创造上下功夫。今年端午节与“六一”碰撞,为端午小长假带来了更多的色彩,要撬动“端午经济”新引擎,就需要坚持需求导向,与时俱进,带来更多的新鲜创意。比如,艾草变身“花束”、特色粽子跨界“上新”、创意香包制作等,在传统佳节中的这些“新表达”,让传统文化有了新魅力、绽放新光彩,吸引更多人前去“打卡”,体验“百舸争先”的乐趣。
“传统民俗+技术驱动”,催生端午假期消费热潮。从“节日经济”到“文化生态”的跃迁,我们不仅看到了传统民俗在传承与创新中的新体现,也通过VR、AI技术的应用,让端午消费场景更加多元化。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方的端午习俗有着差异,这也是民俗产业发展的“特色”,要运用数字技术手段,打造消费新场景,丰富端午活动,带给消费者更多惊喜和满足。端午邂逅“六一”,既通过网络平台,让舞龙、打腰鼓、打糍粑、包粽子等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也是一堂特别生动的“文化课”,共同感受传统文化,让传统民俗活在现代生活。
端午假期,出游热度持续攀升。今年端午假期恰逢“六一”国际儿童节,亲子出游比例大幅攀升,端午非遗体验成为家庭旅行的热门之选,在体验传统习俗、参与龙舟竞渡、汉服沉浸式游览等多种方式中,感受城市的烟火气。让游客在端午“拾趣”,增添了更多旅程中的美好,增强了文化自信,推动“端午经济”释放消费新活力。
编辑:牛霄 校对:袁玥 责编:杨昕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