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联系邮箱:scolpl@163.com
天府评论>>地评线>>正文

【地评线】天府评论:晒出“明白账”,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温暖

http://www.scol.com.cn  (2025-03-31 10:18:54)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林霜
作者:丁恒情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手机访问

3月26日,中央部门集中公开2025年部门预算,公开内容涵盖部门收支总表、财政拨款收支总表等9张报表,以及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机关运行经费安排、“三公”经费、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占用、预算绩效管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项目等情况说明,并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进行解释。

阳光始于公开,信任源于透明。预算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是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必然要求。翻阅公开的预算账本,中央四本预算情况、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分地区预算情况和有关说明一目了然,部门总体收支预算情况、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以及重点事项说明一清二楚,这充分表明我国预算公开制度日益成熟,进入了法治化、常态化、规范化阶段。与此同时,各部门的部门预算除在本部门网站公开外,继续在财政部门户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集中公开,方便人民群众监督政府财政工作。放眼今日,预算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预算数据已基本实现“应公开尽公开”,让社会公众找得到、看得懂、能监督,成为进一步打造“阳光财政”的生动实践。

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今年的财政预算报告提出,“坚持管理挖潜、花钱问效”。绩效目标公开是预算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预算公开易读性、强化公众监督的有力举措。自2017年起,财政部组织中央部门首次向社会公开项目绩效目标,此后,逐步加大公开力度,绩效目标公开数量从2017年的10个逐步增加到2024年的796个。2025年,各中央部门原则上应将一般公共预算一级项目、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表按照不低于项目数量60%的比例向社会公开。建立起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不仅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转变政府工作方式,还能够及时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发展信心。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财政预算事关重大,是政府如何“过日子”的最清晰的记录。从公开的预算账本来看,今年各中央部门坚持过紧日子,从严控制“三公”经费以及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办公经费等支出。比如,财政部今年的行政运行支出比去年下降约32万元;“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比去年减少235万元。政府坚持过紧日子,有助于把更多“真金白银”用于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倒逼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该花的钱,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能乱用。通过公开预决算,强化大事要事保障能力,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传递出的正是“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的价值理念,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从“要我公开”到“我要公开”,中央部门主动向社会公众“晒”出新一年的“花钱”安排,在公众良性互动中体现着民生温度。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做好预算公开工作意义重大。翻阅各中央部门预算“账本”发现,今年各部门均公开了部门收支总表、财政拨款收支总表等9张报表,全面、真实反映部门收支总体情况和财政拨款收支情况,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低效必压减、有效必安排”。坚持过紧日子,坚持公帑公用,以公开加强规范,以公开增强监督,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就一定能实现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发展更有温度、民生更有厚度、幸福更有质感。

编辑:牛霄 校对:罗玉龙 责编: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