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做好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出部署。“精准”是重要的认识论、方法论,流动党员管理重在精准、贵在精准,成效系于精准。我们要认认真真做好“精准”文章,聚焦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任务措施和具体要求,做到精准把脉、精准开方、精准用药,着力解决好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活动难组织、作用难发挥等问题,切实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锻造一支充满活力的先锋力量。
精准把脉,避免“一头热”。流动党员流动范围广、涉及行业多、从业不稳定,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流动党员“管不到”也“管不好”,背后往往都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祟。由于责任不明晰、信息不对称、对接不稳定,导致流动党员管理处于“挂空挡”或“一头热”的状态,成为提升党员队伍建设质量的“瓶颈”。把脉问诊,联系实际,把“流向哪里、集中在哪里、党组织设置在哪里”搞精准,推动流出地基层党组织、流入地基层党组织和流动党员三方责任全面落实,才能针对相应问题疏通堵点、化解痛点、消除难点。要建立流出地、流入地基层党组织的责任清单,做好流动党员登记接收、组织关系转接、组织生活管理等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和流动党员明责履责尽责,真正实现闭环管理,全面提升管理质效。
精准开方,避免“一把抓”。同一个药方不能治好所有的病痛,同一个举措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对于流动党员管理,不能搞“手榴弹炸跳蚤”,也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把精准有效的要求体现到全过程各方面,做到全面统筹、对症开方。以日常教育管理为例,尤须根据流动党员不同的就业类型、兴趣爱好、成长期盼,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施策。比如,针对在外务工的流动党员,在技术培训上出实招;针对经商办企业的流动党员,在政策解读上帮一把;针对在企业就职的流动党员,在民生服务上下功夫。这样的举措聚焦问题精准发力、重点突破、定点解决,更加符合流动党员的实际需要。坚持精准思维,根据现实条件和工作基础,开出可操作、好落实、能见效的“药方”,在落准、落细、落实上下真工夫,才能确保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精准用药,避免“一锅煮”。流动党员管理既要得力,更要得法。如果不分具体情况搞“大杂烩”“一锅煮”,很容易就成了“夹生饭”,最终好看不好用、好看不好吃,倒了群众的“胃口”。我们从不同类型流动党员实际出发,以求解优解思维、务实管用措施解决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形式上体现差异化,按照横到边、纵到底要求,常态化开展流动党员摸底排查,及时掌握流动党员基本信息、思想状况、工作情况等,确保对每一名流动党员知去向、知思想、知现状;在发挥作用上体现差异化,组织引导流动党员充分利用活动范围宽、信息渠道广、人脉资源多等优势,积极参与到党的建设、乡村振兴、服务群众等工作中,当好政策“宣传员”、发展“参谋员”、群众“服务员”。
编辑:牛霄
校对:曾沧海
责编:张通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四川日报网络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