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

http://www.scol.com.cn(2024-8-5 8:44:44)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李毅
作者:李毅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的重大成果,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对于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改革行稳致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直接关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和最终成败。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张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形成和发展的。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中国式现代化就会偏离航向,甚至犯颠覆性错误。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前所未有,任务无比艰巨。“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伟大且艰巨的目标,必然要求我们凝聚起团结奋斗的伟大力量,加倍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和各种风险挑战,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自上而下建立集中统一的改革领导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出征,亲力亲为,指导推动改革工作,在许多重大改革、重大关头、重大问题上果断决策、一锤定音,为改革提供了最坚强有力的领导保障。新时代之所以能够发生如此伟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航向。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凝聚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

  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正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不仅是战略清醒,更是战略自觉、战略自信。我们要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以人民为中心是改革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于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是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深刻回答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谁”的根本问题。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始终把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是发展所需,更是民心所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说到底,无论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还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都是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在办好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的过程中发展的。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更多更好改革成效、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

  要深刻回答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依靠谁”的根本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要全面落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使广大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精神满怀热忱地投入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来。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改革设计中来,做到谋划改革汲取人民智慧,推进改革凝聚人民力量,检验改革依靠人民评判。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守正创新是改革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明气象。“我们通过守正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守正就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但不是刻舟求剑,还要往前发展、与时俱进,否则就是僵化的、陈旧的、过时的。”只有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只有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和创新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真正做到守正才能真正实现创新。

  始终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正在于“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其贯穿全面深化改革全过程,也贯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确保“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既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四个自信”不动摇,又要有敢创新、勇攻坚的锐气胆魄,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这要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特点。“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以看出,10多年来,我们始终围绕制度建设这条主线,不断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推进制度建设,要坚持“破”和“立”的有机统一,做到破立并举、先立后破。什么制度是该破或是该立、什么时节去破去立、如何去破去立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从各项制度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出发作出理论和实践回答。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尤为“要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社会发展需要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又必须是有序活动的。死水一潭不行,暗流汹涌也不行”;另一方面,尤为“要有主张、有定力。如果不顾国情照抄照搬别人的制度模式,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仅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而且还会因水土不服造成严重后果”。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必须深刻认识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法治轨道上前行的。“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改革和法治是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的辩证统一关系。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以更大范围、更加深入的良法善治保驾护航。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既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坚实保障。既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框架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也要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

  坚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强调:“从这个战略布局看,做好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理不好政,我们的战略布局就会落空。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注重“全面”,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仍然注重“全面”。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就是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不断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加强涉外法治建设。

  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坚持系统观念是改革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不谋长远不足谋一时。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新发展理念是“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提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等等,都是坚持系统观念的结果。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系统观念谋划推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涉及60项具体任务、336项重大举措,涵盖领域方方面面,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各领域的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必须要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

  坚持以系统观念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甚至相互抵触,全面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打折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我们必须紧跟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大势,善于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问题,把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起来审视,把近期、中期、长期目标任务放在“一盘棋”上谋划,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推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