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

http://www.scol.com.cn(2024-7-1 9:42:47)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潘殊闲
作者:潘殊闲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温故

  作为绵延5000多年而不衰的文明体,中华文明在东方大地的繁衍生息有其内在的、深沉的智慧密码,这些智慧密码世代相传,并由此凝练出系列重要的文化元素,滋养着中国人与中国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而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就是其中之一。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在相当程度上塑造了中华民族崇实尚行的民族品格与文化精神,为孕育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从“事”到“是”的认识逻辑

  在汉语语境中,“事”的义项主要有: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变故;职业;关系和责任等。“是”的义项有:对,正确,合理,与“非”相对;认为对;表示应承或同意;表示适合等。将“事”与“是”合成一个词,并变成人们广泛使用的成语,则是“实事求是”。

  梳理传统文献可知,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汉书》,称孝景皇帝栗姬所生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唐人颜师古对实事求是有这样的注释:“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这段话言河间献王刘德搜集整理古籍务求典籍之“真本”“善本”“古本”,也就是追求最正宗、最地道、最真实的典籍,并优待那些捐赠“珍籍”的人,因此,他得到的“古文先秦旧书”特别多。而另一位淮南王刘安虽然“亦好书”,但“所招致率多浮辩”。对此,颜师古注云:“言无实用耳。”因为刘安没有刘德这样实事求是。由这两个事例可以看到,同样都是“好书”,但因为做事的指导思想与工作态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就迥然。

  事,每个人都会做,也都必须要做。是敷衍“为事”,草率“了事”,还是用心“谋事”,并在“实事”中去“求是”,确实有很大差异。这里的“是”,在刘德那里就是“真本”“善本”“古本”;在其他人那里,可能就是“精确”“精要”“精到”“精审”。换言之,从“事”到“是”,体现的是一种认识逻辑,这种逻辑所指向的就是以追求真理、真知、真解、真情为目的,一句话,就是谋事要“求真”。

  这种谋事以“求真”的态度,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民族进步的阶梯,是国家繁荣的法宝。1914年,时任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的前身)的校长赵天麟从《汉书》刘德“实事求是”的典故中得到启示,将其确定为学校的校训。1917年,宾步程为千年知名学府岳麓书院书赠“实事求是”匾额。这对当时年仅24岁的青年毛泽东影响很大。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经典论断。1943年,毛泽东手书“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赠予中央党校作为校训,并对“实事求是”予以了新的、更富有哲理性的阐释。毛泽东认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是”,就是认真追求、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回望中华民族数千年绵延不息,中华文化历久而弥新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因为我们的前辈有“实事”以“求是”的精神品质,我们的民族才能在各种风浪考验面前巍然屹立,我们的文化才能在不断的交流交融交汇中赓续弘扬。实事求是是我们直面现实、直面问题、直面困难时的锐利武器,它所指向的精神品格就是不回避、不隐晦、不悲观、不沉沦,而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斗争。

  从“知”到“行”的实践逻辑

  “知”作为平声,在汉语语境中有这样一些义项:晓得,明了;使知道;学识,学问;彼此了解;彼此了解、交好的人等。“行”在汉语语境中有这样一些义项:走;从事;实际地做;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能干;等等。

  仅从字面意义理解,从“知”到“行”,体现的是一种实践逻辑,即从认识(认知)到实践(践行)。任何事如果仅仅停留在认识与认知层面,而缺乏具体的实践与运用,都不可能产生实际的结果。

  在中国古代,强调知与行的重要、知与行的统一,有渊源深厚的传统。从宏观上说,中华文明五千多年从未中断的历史,诞生了无数可以彪炳史册、辉映星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哪一种文明是不需要理论指导与实践检验即可唾手可得的?从微观上说,任何的个体,小到他的普通劳作,大到他的学术著作、技术发明与家国事功等,哪一项可以离开“知”的基础(前提)与“行”的践履(实施)?

  从哲学层面审视中国古代不同学派的学人对“知”与“行”的认识,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孔子主张学与行要结合,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也主张言行一致,反对“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荀子特别强调“行”的重要:“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大学》《中庸》对“知与行”的统一更有系统化的论述。《大学》强调要明白“格物致知”的逻辑顺序,明乎此顺序,则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而所“格”之物,最要紧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从道德层面给“知”指出了路。《中庸》则提出学、问、思、辨、行的逻辑关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宋代的朱熹沿着这条路继续强调“知”与“行”的教育实践与社会实践。

  到了明代,大儒王阳明则有自己独特的知行观,“知行合一”的明确提出来自王阳明,在他的理论中,“知”并非是指客观知识,而是一种不依赖外物而独立存在于内心的良知,认为这个良知与生俱来,反对向外格物而求,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强调“心即理”。对于“行”,王阳明认为是身心上对封建道德的体会和实践。从这个层面而言,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没有先后差别,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应该合一并进。而清代的王夫之突破了单纯从道德层面言“知”与“行”,而是强调“格物”与“致知”的认识与实践,这是具有启蒙思想意义的贡献。

  综括中国古代关于“知”与“行”的论述,不论学者站在何种立场认识“知”与指导“行”,其最终的问题都是如何将“知”与“行”进行勾连。回望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华民族是一个既重认识(理论)又重实践(行动)的民族。在中国历史上,“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而出的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思辨,深刻地彰显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与文化品格。其核心精神在注重实际与实践。有助于形成不惧形势变化、勇于创新变革的无畏品格,涵养共生并进、保合太和的理念与习惯,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连续性文明。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实事求是 知行合一

  【出处】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知行合一的明确提出来自明代大儒王阳明。

  【释义】

  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是”,就是认真追求、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行动的向导。

  知行合一:从“知”到“行”,体现的是一种实践逻辑,即从认识(认知)到实践(践行)。“知”与“行”没有先后差别,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应该合一并进。

  【知行】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