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91问:四川如何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

http://www.scol.com.cn(2024-4-8 8:37:37)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虞洪
作者:虞洪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上,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上,在率先破除县域城乡二元结构上,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上形成标志性成果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四川如何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集中资源、加快突破、形成标志性成果?

  答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明确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系统部署。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作出“把乡村振兴摆在治蜀兴川的突出位置”“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重要指示。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四川需要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集中资源、加快突破、形成标志性成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四川力量。

  在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至少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在力度上增强,参与主体全,调动所有主体力量共推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仅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还要充分调动社会的力量,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引领作用的基础上,提升舆论引导和市场机制驱动作用,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推动乡村振兴的热情,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农民等多方主体参与、良性互动的乡村振兴推进格局。

  在广度上拓宽,区域覆盖全,推进所有农村地区共同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味着将全部乡村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范围,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村庄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模式选择上有差异性,不能搞“齐步走”,也不能平均用力,要分区域、分类别推进,在破解乡村发展不充分问题提高绝对发展水平的同时,破解乡村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发展差距,确保任何一个乡村都不掉队,共同实现乡村振兴。

  在深度上加深,振兴内容全,推进所有涉农领域协同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尤其是要适应需求多元化、品质化的发展趋势,多管齐下、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形成集中突破与全面推进有机协同的推进格局。以集中突破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反映强烈的关键问题为基础,全面提升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水平,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四川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因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四川尤需全面发力。

  一是聚焦贫困治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形成标志性成果。四川曾是全国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要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省内对口帮扶、驻村帮扶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工作,高质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针对“绝对贫困”消除后“相对贫困”的治理新特征、新要求,在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上取得新突破,在构建帮扶地与被帮扶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机制上取得新成效,形成互促共兴的内在动力机制。

  二是聚焦粮食安全,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上形成标志性成果。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要针对四川集农业大省、产粮大省和人口大省、劳动力输出大省及粮食消费大省、粮食调入大省等多重身份于一体的特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健全耕地用途管控机制和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构建撂荒地治理长效机制和高标准农田建用衔接机制,夯实打造“天府粮仓”的基础支撑;建立种粮主体精准识别机制,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机制,保障种粮主体合理收益;完善粮食大县利益补偿机制,健全产粮大县支持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四川种质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优质粮食品种培育和推广,通过“五良融合”实现藏粮于技。

  三是聚焦乡村建设,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上形成标志性成果。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顺应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举措,针对乡村人口变化趋势,补短板、塑形态、强内核。重点围绕乡村光网、电网、路网、气网、水网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补短板。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充分发挥四川生态环境优势,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塑造大美乡村形态。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创新自治法治德治结合形式,依托数字技术应用探索建立以城乡人口趋势、城乡功能变化为导向的高效治理机制,营造和谐乡村。凸显四川农耕文化浓厚、民族文化丰富特质,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保护和传承乡村文脉,增强乡风乡韵乡愁的文化内核。

  四是聚焦城乡融合,在率先破除县域城乡二元结构上形成标志性成果。要针对四川是全国县级行政区数量最多的省份,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县域的实际以及县域空间规模、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特征,深刻把握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着力写好“四个融合”大文章,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扭住“人、地、钱”打破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自由流动的制度壁垒,有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五是聚焦共同富裕,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上形成标志性成果。集体经济是农民共同致富的根基,是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物质保障。要加快推进集体产改纵深拓展,健全集体资产股权抵押担保、流转、继承、赠与、自愿有偿退出等权能,围绕产业扶持、要素保障、能力提升、发展激励等方面形成系统化的支持政策体系,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村域资源的统筹优势,构建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农村资产利用、处置和收益制度,健全收益分配和监管机制,通过多元主体联动、跨区域合作共赢、拓展服务性增收渠道等增强集体经济组织带动共同富裕的能力。

  (感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虞洪作答)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