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当入川”靠什么?

http://www.scol.com.cn(2024-2-8 8:33:34)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马玉宝
作者:马玉宝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年终岁末,一个数据很惹眼——2023年成都吸引各类人才落户72.21万人。其中,很大部分都是北上广的年轻人。“少不入川”正在变成“少当入川”,“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也正在变成“不如在成都长久留”。

  来四川去成都,很容易被理解成反内卷求安逸。毕竟在很多人眼里,四川一直是悠闲的代名词。“少不入川”这句话流传多年,是因为在不少人的认知中,四川太过安逸,会磨灭年轻人的斗志。虽然这并不能阻止人们来川的步伐,但也说明四川在人们心中的一些固有印象。

  确实,深入四川,会发现这里有名山大川,有佳肴美馔,城市里有烟火气,乡村里有好风景,三星堆的玄妙,翠云廊的雄奇……先天禀赋加上古人的努力,让天府之国“水旱从人”“风物繁雄”,也容易给人一种“来了只管享受”的观感。

  不过,无论对一个省份还是一座城市来说,仅靠美食美景来吸引人,是远远不够的。这固然可以带来游客、文旅消费和知名度,但要让更多的年轻人在此落户、安家、发展,靠的还得是丰富的机会,更好的未来。一句话,要能够在这里实现人生理想。

  人才是候鸟,哪里适宜就会飞往哪里。所谓的适宜,也就是每个人首先都能够在这里找到用武之地。过去我国人口流向总体是从西往东,而且主要流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被称为“孔雀东南飞”,很大原因就在于沿海地区的市场规模、工作机会、发展潜力都要远远大于西部地区。

  新时代,带来新的机遇。新一轮高水平开放中,中国西部从内陆腹地走向了开放前沿。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四川经济总量进阶6万亿元,成为全国第六个、西部第一个迈上6万亿元台阶的省份,这一成绩已领先一些沿海省份。从“三次产业”到“三驾马车”,从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到新型工业化,还有好山好水开发本身,每一个领域里,都有着众多的机会等待挖掘与开拓。

  四川,既有大城市,也有大农村。IT人才,有各互联网大厂和科技公司吸纳,去成都天府三街看一看,就知道活力几许;农业人才,也能去广阔的乡村创新创造,走进眉山的广袤田间,便能领略何为“粮”辰美景;而美景美食,本身就是创新创业的风口。对于年轻人来说,文化氛围、人居环境等固然重要,但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提升机遇才是根本,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足够大的市场,足够多的行业。

  就成都而言,越来越多的“蓉漂”扎根,除了城市美誉在外,落户政策给力,归根到底,还是在于这里“容得下灵魂,安放得了肉身”。去年,“成都式幸福”一度登上热搜,一句“奋斗中不失闲情雅致,舒缓间不坠青云之志”让人们更加明白,“安逸”是外在,“雄起”是内核,所有的闲情逸致,都在于我们拥有发展的强底气和硬实力。

  所谓安逸,绝不仅仅是来了就有享受,而是每个人在这里都有靠奋斗出彩的机会。当“少不入川”变成“少当入川”,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四川追寻梦想,人们也更能明白,悠闲,不会磨灭年轻人的意志,反而会让人为了向往的生活更加努力。奋斗是为了生活安逸,安逸也蕴藏在奋斗之中,这就是安逸四川最为朴素的辩证逻辑。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