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打造企业公民型营商环境 推动成都营商环境迈入6.0时代

http://www.scol.com.cn(2024-1-22 10:51:03)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贺俊 吴海军
作者:贺俊 吴海军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成都市政府举行解读《成都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新闻发布会,该措施将于近期正式出台,开启营商环境6.0版政策体系建设。在推动营商环境迈入6.0时代的过程中,成都可以在全国率先打造企业公民型营商环境为突破口,强化企业在营商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

  意义

  成都是继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和苏州之后,第七座GDP超过两万亿元的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成都已经从区域中心城市跃升为国家中心城市,从西部内陆腹地转变为国际门户枢纽,并从西部科技中心升级为服务战略大后方的创新策源地,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成都对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的建立。从趋势上看,无论是北上广深营商环境示范城市6.0改革方案还是世界银行新推出的 Business Ready评价体系,都反映出“便利营商”向“制度营商”转变。基于此,未来成都可以进一步进行制度变革,率先在全国打造企业公民型营商环境,更好地促进成都营商环境向6.0时代迈进,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

  第一,让企业和政府共同成为成都营商环境优化建设的主体,合力推进营商环境转型升级。成都有必要让企业参与到营商环境优化建设中来,切实履行“企业公民”责任,与政府一道合力推进成都营商环境转型升级。企业公民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更好的经营条件和发展空间,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创新,为成都营商环境的优化提供思路和动力。在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企业公民可以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敏锐度,探索新的商业模式、管理方式和技术应用,推动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更重要的是,政府和企业公民共同参与到成都营商环境建设中来,可以增强政策供给和企业需求之间的适配性,企业在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可以提供对政策效果的反馈,帮助政府不断完善和调整政策措施。

  第二,让民营企业成为打造营商环境建设的基础力量,激发市场活力。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和就业机会,并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以成都为例,2022年,成都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63.89万户,位居全国第二,民营企业为成都提供了70%的就业岗位和90%的新增就业,成都95%以上的新增市场主体和70%以上的科技创新来自民营经济,95%以上的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设在民营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是由民营企业申报和拥有。因此,应将民营企业视为社会公民,给予民营企业平等的法律地位。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经营、权益保护等方面享有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这有助于打破行业垄断,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公平竞争。

  第三,让国有企业成为促进成都民营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力量。为了促进成都民营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转换思路,让国有企业成为促进成都民营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力量。一是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股权合作、项目投资等方式向民营企业开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还能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支持。二是国有企业可以凭借其强大的资本实力和技术优势,在产业链上下游与民营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共同开拓市场,提升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三是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与民营企业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建立互信机制,这种机制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障碍,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共赢。

  建议

  针对成都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建议成都以打造企业公民型营商环境为统领,推动如下三方面的改革,筑牢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和组织基础。

  第一,最大程度让企业在成都营商具有平等公民身份。一是在全国率先推出打造“竞争中性”市场环境的日程表,制定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细则,加快完善和细化知识产权相关制度建设,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完善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二是加强“全国一张清单”的管理和实施,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相应的监管、激励和惩戒机制,并推动清单事项全面实现网上办理。三是探索实现公平竞争审查的部门全覆盖,借鉴合肥市的实践经验,建立业主单位、代理机构、交易中心并联审查机制。对于所有进场交易、采购的项目,按照公平竞争审查的要求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后,三家单位将联动会商并及时解决。

  第二,最大程度支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具有主动公民意识。一是搭建政府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交流平台。通过定期举办产业政策研讨会、企业家座谈会等方式,让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探讨产业发展趋势,从而明确成都未来产业的重点培育方向。二是政府应广泛征求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吸收各方意见。比如,对于成都将要引育的重点企业,需要与成都当地企业充分沟通,切实了解成都企业目前的配套需求和产业链短板,重点引进互补型企业,从而提高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竞争力。三是建立产业政策评估机制,定期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通过收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不断完善和优化产业政策体系。

  第三,最大程度鼓励各类企业以公民身份主动参与成都创新体系建设。一是鼓励各类企业开放具有共性功能的实验设施,促进各类企业研发人员和科技成果的交流互动,使企业在自愿基础上实现内部研发资源的共用共享。二是鼓励各类企业加强与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光电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之间的战略技术合作,实现资源与经验的共享,共同研发关键核心技术,解决行业共性难题。三是鼓励各类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政府可以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为成都各类企业提供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的机会,推动其走向国际市场。(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