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知识与表达——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为例

http://www.scol.com.cn(2023-12-29 9:12:30)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阿来
作者:阿来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编者按

  12月8日,作为“金牛·川观文学季”2022年度川观文学奖颁奖典礼重磅活动之一,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现身成都七中万达学校,为同学们主讲“观察、知识与表达——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为例”。《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阿来的散文,首发于四川日报,并入选了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讲座中,阿来由文章的创作切入并延展开来,分享了关于语文教学、文学创作等话题的更多思考。本文根据讲座实录节选整理,以飨读者。

  壹

  语文教学不能把文学跟应用文截然分开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我最近两次去北大,中文系的人始终就在争论:语文到底应该教什么?一派人说当然应该教文学,另一派人说中国哪有那么多文学家,我们应该教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另外的东西。后来我发言说“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旁观者对这个问题有另外的看法。语文也罢,文学也罢,更宽泛一点就是文章,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诸如此类。当我们学习古典文学的时候,大家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古人的文章是不分这么多体裁的,古人也没有把一般应用性的文字跟文学表达这两个东西对立起来。所以我们在古典文学当中读到的很多篇目,它本意不是文学。

  比如四川彭山老乡李密写《陈情表》,今天我们会看成一篇特别抒情的散文,因为他在讲跟祖母之间的关系,非常真挚的情感。但是最根本的是,那时候没有科举制度,一个地方出了有名的人,可能是因为孝,也可能是因为廉,地方向朝廷推荐,“举孝廉”,朝廷就召见他们到京城考察。李密非常孝敬,朝廷都知道了,说到京城来当官吧,他说我祖母年纪这么大,所以我更不能离开她,于是对皇帝上书《陈情表》。今天我们可能会说,祖母害多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但是李密用了非常文学的修辞,“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诸葛亮的《出师表》,也是流传千古的散文名篇,我们今天也会觉得它是文学性的创作,但是大家也知道它是一篇应用文,“表”就是报告,下级写给上级的报告。《出师表》写得很清楚,“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统一大业没有实现,刘备中途死在白帝城,诸葛亮就说我还得率军出征,实现先帝的遗志。

  今天的语文教学,我个人的看法,不能把文学跟一般的应用文截然分开,否则会造成两种结果。第一,文学成了只关乎情感,跟当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无关的东西,成了一些人手里无病呻吟的、空洞的东西;第二,我们今天写报告,写《陈情表》,写前后《出师表》,领导说一二三四写清楚,不要用这些形容词,其实就杜绝了文采。

  语文的“文”,从一开始就是指一些漂亮的东西、美丽的东西。大家读过苏东坡的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着竹子和柏树枝,投下来的影子很漂亮,这就是“文”。风吹拂过水面,荡起涟漪,好不好看?好看,这也叫“文”。老虎下山,皮毛非常漂亮,为什么漂亮?也是有“文”。今天我们把这个“文”加了一个绞丝旁,变成了“纹”。文字本身是人的创造,古人总是把文跟美连在一起。人在进化过程中,尤其是有文字的这几千年中,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学问,通过美好的表达来进行对话、书写,这就是文学。

  过去分工没有这样发达的时候,文学并不是一个专业。对于大众来讲,对今天的青年学子来讲,不应该把文学表达截然分开。杜甫讲得很好,“清词丽句必为邻”,我们创造了这么美好的文字,有了这样的书写传统,要把它当成邻居一样,每天跟它生活在一起,而不是写某种文章的时候才需要修辞。这样想的话,我们通过语文要学习什么,就更明白和清楚了。

  贰

  写好散文要以细致的观察为基础

  苏东坡诗写得好,词写得好,散文写得好。古代的散文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怎么写好这一类的文章?我觉得牵涉两个事情,一个叫“观察”,一个叫“知识”。我们熟读古文和古诗词,总觉得有不少“金句”,但好在哪里,我们可能并不确切地知道,或者认真想过。

  我们举一个“观察”的例子,这个例子跟我们的生活有关系,写成都的天气或者气候特征。杜甫写成都,留下了很好的诗句,比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为什么好?成都的雨是怎样来,落在河面上是什么状态,雨水刚来时鱼的反应,他在仔细观察。雨要来的时候,气压变化,小虫子都出来了,燕子低飞要捉虫子,微风把燕子的身体吹得倾斜了。我们的文章空洞,首先就是没有下细致的观察功夫。杜甫还写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用了复杂的修辞吗?很过分的雕琢吗?没有,平白如话。“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冬天的冻土融化了,燕子飞来飞去,衔泥筑窝,鸳鸯在沙滩刨出坑休息。这就是观察,仔细、生动、简洁、凝练,这种情景在杜甫的诗里反复描绘。

  杜甫时代生活简单,社会构成没有今天复杂。今天我们要书写一个对象,会遇到一个困难:我们不明白所要书写的这个对象。描绘一台汽车的动态,显然比描绘一只燕子的飞翔要复杂得多,因为汽车首先就比燕子复杂得多,汽车行驶的环境也显然比鸳鸯在沙里刨一个坑的景象要复杂,风驰电掣,两边景色不断变换,还来不及看清楚就过去了。但今天我们看电视、看电影,汽车的镜头往往令人叹为观止,不管是山间道路飞驰,还是街上的枪战打斗,因为创作者对这个事物有非常细致的观察、了解。

  因此我们作文,不管是什么文体,“观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东西。但是,燕子、鸳鸯、鱼儿,大可以视为自然之美,我们今天要描绘一个更复杂东西的时候,还需要“知识”。汽车是工业时代的产品,从它的材料、构成,到动力的发生、控制,包含了不同学科的知识,所以观察又需要知识作为支撑。我们去观察一棵树,也得有植物学知识,比如从树的结构上讲,它有枝、干、叶、花、果,一朵花的形状、颜色也有一套知识,它内部的运作更有一套知识。观察到了,还要表达出来,这又跟知识发生关系。

  2006年我到丽江,一个中学校长说缺少学生读得懂的讲丽江的文章,想让我帮忙写一篇。大家学历史,知道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土地革命,这是国的层面的历史;但是鸦片战争时候的成都金牛区是什么样子,街道是什么样子,恐怕不清楚。我们有些时候容易建构大的知识,缺少地方性的知识。我看过两本外国人写丽江的书,一本是美国人约瑟夫·洛克的《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一本是俄国人顾彼得的《被遗忘的王国》,他们写丽江的过去,写丽江的民族分布,写丽江的地理、生物多样性。但那是太专门的学问,一千多字的文章怎么写丽江?靠观察。

  去丽江,一下飞机,一打开汽车门,抬头就能望见巍峨的玉龙雪山,当地人叫扇子峰,就像一把打开的尺扇一样,雪壁就立在你面前。到丽江一定要去一个地方,叫四方街,四方街的灵魂,就是利用水。今天的四方街,把几条过去的人工河流保留下来了。沿着四方街往上,还有一个黑龙潭。我们看到在这里,水是最关键的因素,雪山上无非是固态的水,黑龙潭是地下来的水,四方街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水,体现了丽江朴素的人文、自然观。这就是观察,而且是对整个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观察,只有观察才能抓住特征。

  为什么要强调这个东西?今天有另外一些说法,告诉我们写文章要先立意,要考虑结构。要不要结构,当然要,要不要立意,当然要,但是孰先孰后、孰轻孰重,要有一个次序。立意在先,但是观察没有到那个程度,立意就变成空洞的东西;先有结构,但是没有真实的细节作为支撑,结构就变成空洞的骨架了。大家看过恐龙吗?博物馆里有巨大的骨头架子,但它不是活的恐龙,为什么?没有细节,没有肌理,没有血肉,当然它就没有生命。

  文章总有一个基础,不一定是完整的,哪怕要写几句话,写一段文字,首先得从细致观察出发,有时候是对某个细节的观察,有时候是总体的观察。今天中国人四处旅游,放假的时候带孩子亲子游,但完全按照旅游指南,按照别人“打卡”的简单攻略,不可能建立起自己对某个地理空间,对某个刚刚到达过的地方的新鲜认知。他只是在看别人告诉你要看的东西,没有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叁

  从表达身边事、心中情走向伟大的创作

  《一滴水经过丽江》这篇文章包括了观察,也包括了知识。“我是一片雪,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它经历的时间是缓慢的。雪落下来慢慢在山上累积,变成冰川,冰川又慢慢往山下移动,当它真正到达末端变成一滴水的时候,已经过了千年万年。看似信手拈来,背后包含了地理学、冰川学的知识。水流到山下不见了,“跌落到地底下去了”,为什么?因为喀斯特地貌。中国有一些很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奇观,云南的石林,广西的溶洞,以及很多奇峰,都是因为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等作用形成的。

  玉龙雪山的冰川融水流下来不见了,你关心过这个问题没有?观察过没有,想过没有?有人说往丽江城流去了,但是在地下看不见,我们就开车离开公路,大概按照这个方向走,突然山间出现一个盆地,失踪的水重新从地下涌出来,在草甸上形成了九个小湖泊。环湖的小盆地向丽江敞开,隐约可以看见丽江的建筑,还有一些野花。我在那里至少发现了五种报春花,这也包含植物学的知识。我们穿过茫茫森林,经过松树、杜鹃、栎树,这里面也包含知识。

  过去事物没有名字,人类为这些事物冠以名字,使我们彼此之间得以认识。孔子说过“必也正名乎”,总要给它一个正式的称呼;孔子还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你连一件事物的名字都叫不出来,怎么去言说它,怎么去表现它?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怎么表达。观察需要知识,知识才能支撑从观察得来并最后形成的表达,它们总是同时发挥作用,要分出先后次序是很难的。一部伟大的小说、一部伟大的戏剧要怎么写?怎么才能成为曹雪芹?我们要从最基本的东西,从表达身边事、心中情开始。

  观察也要追踪,有些是静态的观察,有些需要很大尺度的观察。喀斯特地貌真奇怪,看到九个湖的水汇成一条小溪往丽江方向流,我以为要碰到一个瀑布,然后就下去沿溪走到丽江。结果走一阵之后,前面发出很大的声音,老乡跟我说这是“落水洞”,水从一个巨大的洞口掉到地下去了,我期待的那个断崖上的瀑布没有出现。我遇到一个搞地质学的人,他说这个水流到断裂带里面,因为两边的岩层不渗水,只有中间形成一条暗河,在地下储满了以后就会从黑龙潭冒出来。我几次去丽江,黑龙潭有些时候水大,有些时候水小,有一次夏天甚至干涸见底;但是这次我去,水满满的,湖中央水从地底下重新冒出来半米来高,形成像济南趵突泉这样的景观。

  水从黑龙潭出来,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解玉溪”,蜿蜒曲折流到四方街。过去丽江人就在两岸加工玉石,破开就叫“解开”,我们四川也有一种专门的说法,把木头开成木板的匠人就叫“解匠”。丽江有很多专门加工玉石的手艺高超的匠人,这些玉石匠人沿着解玉溪分布,因为解玉要淋水,避免发烫裂开,还要冷却清洗。稍微理解中国文化的人,马上就知道人依靠这个水在活动,而且已经不是灌溉庄稼、喂养牛羊的简单活动,是一种美化生活、美化我们存在的活动。人类历史当中,美达到的层次,艺术达到的水准,也产生价值。如果只是维持人的生存,如果只是吃饱穿暖,我们今天讲这些东西干什么?我们就用不着费这么大的劲来进化,用不着在地球上耗费这么多的资源,人也用不着为了争夺这些资源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发动那么多惨烈的战争。人之为人,是我们取得了一种用语言进行交流,用文字进行交流,同时积累知识和经验的手段。我们也依赖语言文字,从具象的知识上升到抽象的知识。

  今天有些知识,比如构成我们自己的原子,构成原子的那些基本粒子,我们看得见吗?我们是靠一种更抽象的东西在理解。过去哈勃望远镜在太空中为我们展开巨大的想象空间,我们以为到尽头了,2021年我们又发射了韦布空间望远镜,它看见的东西更加让人震撼。这是我们用肉眼不能看见的,更多是语言赋予我们概括、推理、抽象、想象的能力。人一旦出现,就在追求一些东西,比如在解玉溪旁边追求世界上最漂亮的石头,用它装点生活,装点人生。我们伟大的古人相信美的东西会通向善,孔子也有一句话,“尽美矣,又尽善也”,美是放在前面的。

  肆

  积累知识、学习观察,完成一生的大文章

  我第一次去丽江是1984年,本来是到大理旅行,后来买了一本云南简史,说往里头走还有一个地方叫丽江。于是我自己买了一张公共汽车票,“摇”到丽江刚好黄昏,那时四方街没有那么多商铺,广场就是自由市场,周围老百姓就把地里产的东西,用马车、牛车拉到那儿来卖。他们卖菜、卖肉、卖乡下特产的时候,这些牛马就拴在广场四周,下午散场,菜卖得差不多了,剩下那些垃圾,牛粪、马粪一大堆。

  丽江人很聪明,用闸门把解玉溪的水分成三条,从不同部位穿过整个丽江,把水闸一打开,水就在广场上漫出来,半个小时不到,就把犄角旮旯里所有的垃圾冲得干干净净,冲到几条河里。这些垃圾都是有机的,都能分解,肥沃田野。丽江这种文化,当地老百姓的建筑,里边也包含知识。那时候我住在这样的人家里,跟他们交谈,跟他们对话,了解当地历史。

  《一滴水经过丽江》中,一滴水汇入金沙江,它经过丽江的流程就算完成了,我写沿途的地貌,用来表达一滴水如何穿过、经过那里。但光是写这个又太单薄,还要写人、写历史,所以不光有自然的知识,经过了什么样的树,经过了什么样的岩石,还有经过了多少岁月,穿过这个城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是带着问题的。

  水的意义是怎么发生的?只有它被人看见,被人利用,只有人认识到它有什么特性,它对我们生活发生了什么作用,这才产生了意义。哲学家笛卡尔讲“我思故我在”,我非常喜欢这句话,我作为一个人,运用我的思想能力,我这个人就存在,如果没有“思”,你是不在的,你是随波逐流、枉废春秋的。

  我们从中学时代开始学“大历史”,但是小的历史、地方性的历史,有时候反而是更真实、更真切的东西。丽江是纳西族世代居住的地方,他们汉文化的水平非常高,写诗、填词、写文章,还自己刻本流传,但更辉煌的成就是造了一座城。明代丽江城的出现,在纳西族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过去农民之间以物易物,城市的出现就带来了更大规模的交易,出现了商业这种新的业态。所以我就写了,当然不能是纯知识的表达,文学有文学的表达,要用讲故事的方式说他们怎么建成丽江城,而且还有篇幅限制,几句话就要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白。

  丽江城建成以后,徐霞客走到了这里,纳西族的土司对他非常尊重,把自己的诗文集请徐先生修改。徐霞客发现土司居然有这么高的汉文化水平,非常吃惊,不过他说我不是来看文章的,我是来做地理发现的。徐霞客多年漫游祖国山河,最大的发现之一,就是岷江不是长江的正源。他走到丽江,看到金沙江流下去跟岷江汇合,但是它在当地的水量比岷江还大得多,向当地人打听,说上游还远得很,远到哪里,不知道,没有走到过。徐霞客走到这里已经精疲力尽,身体已经完全衰竭了,腿出毛病了,土司给他做了一顶轿子,派人花了几个月时间把他从丽江抬回江苏老家,然后又徒步回到丽江,前后往返1年多的时间。说起来,《一滴水经过丽江》里的一句话、两句话,其实背后牵涉很多故事。

  有一句话叫“处处留心皆学问”。一个小的地方,如果我们愿意留心它的知识,愿意把自己打开,就能看到原来它居然也可以跟这个世界发生这么多有趣的、有意义的联系。杜甫也讲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文思枯竭,不是没有思路,没有那么多材料,就是缺少建立在观察和充沛的知识基础上的储备,你的表达就没有进入一个自由的境界。今天大家正处在积累知识、学习观察的阶段,一段时间可能很难看出成效来,但是人生很漫长,我们有非常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的训练和储备。那时候我们做的文章,就不只是在课堂完成作业这样的小文章,而是在观察积累知识和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完成一个人未来一生的大文章。这才是最了不起的事情,这才是最了不起的文章。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如波 整理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