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http://www.scol.com.cn(2023-12-25 8:37:14)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陈建奇
作者:陈建奇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编者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五个必须”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我们做好经济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五个必须”,思想周刊特约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此逐一阐释,敬请垂注。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五个必须”中,“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居于首位,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到“新时代的硬道理”,会议发出了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号令,赋予了高质量发展新定位,这是新时代经济工作的规律总结和理论成果,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深刻分析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的战略逻辑、理论逻辑及实践逻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抓铁有痕的决心、久久为功的韧劲,把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的战略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战略选择。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终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就必须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放在突出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就必须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更加重视公平和效率,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线,持续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发展任务,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兜住民生底线,推动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推动经济发展更加平衡更加充分。

  高质量发展是顺应世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战略选择。当前,全球性挑战频发,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自然界不能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只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才能守护人类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也是无情的。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中国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走竭泽而渔的末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对中国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

  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世界经济发展理论表明,国家经历高速增长之后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虽然经济增速适度回落,但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当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大部分领域“有没有”的问题基本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更加突出。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单纯数量扩张没有出路,只有以质取胜、不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才能支撑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供给质量水平,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有利于补齐经济发展短板,有利于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消费需求,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立足新发展阶段,必须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

  高质量发展是遵循量变质变规律的客观要求。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质变推动形成新的量变,新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催生新的质变。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把经济发展的质和量有机统一起来,通过量的合理增长支撑质的有效提升,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只有高质量发展,才能高效协调量变与质变,促进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形成全国上下竞相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和强大合力,就能持续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高质量发展不是一蹴而就,必须长期坚持。质的提升意味着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既包括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也包含新业态新模式的加速迸发,对经济社会将产生全方位的影响,长期来看有助于形成新的发展动力,但短期可能挑战既有的治理机制和合作模式,增大宏观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要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发展,质的提升必须“稳”字当头,充分考虑经济对质的提升所带来的冲击承载能力,理性评估外部形势风险,先立后破而不是先破后立。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质的稳步提升必须突出“稳”字当头,高质量发展必须长期坚持,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高质量发展实践重在贯彻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202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1.27万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6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显著缩小至2.45∶1,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过4亿人,城乡协调发展持续推进,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3万亿元,而2012年刚超过1万亿元,科技创新动力不断增强。2022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12年下降了40.1%,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12年的24.4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42.1万亿元,开放合作进程持续推进。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生动诠释新发展理念的巨大动能,生动诠释高质量发展的科学选择,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高质量发展实践重在深化改革开放。新时代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等全面推进,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高水平开放举措不断实施,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时代的发展实践和伟大成就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高质量发展实践重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新时代以来,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客观上有着此消彼长的态势。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作者系中央党校教授)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