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科目三”火爆全球的启示

http://www.scol.com.cn(2023-12-26 9:19:29)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刘志杰
作者:刘志杰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2月15日,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在《天鹅湖》谢幕时跳起舞蹈“科目三”;之前在2023年WDSF(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世界体育舞蹈大奖赛总决赛上,世界拉丁舞冠军克里斯蒂娜等海内外多位知名舞者也跳起了“科目三”。这个属于“社会摇”范畴的舞蹈怎么就火爆全球了?有哪些启示?

  不得不从它的“前世今生”说起。“科目三”全称“广西科目三”,坊间流传,“广西人一生中会经历三场考试,科目一唱山歌,科目二嗦米粉,科目三跳舞”。“科目三”舞蹈由此得名。视频和“梗”逐渐传播开去,海内外网友纷纷线上线下舞起来,进一步让“科目三”火爆出圈。

  动感的音乐、魔性的舞蹈、丝滑的舞步、国风音乐独特的戏腔,“科目三”舞蹈从“出圈”到“出海”的过程其实并不偶然。有人接受采访时就表示,跳起“科目三”就觉得可以忘记烦恼。文化可能不同,情绪却能共通。快乐上头又易于模仿的大众娱乐,从来就不会为世人所拒绝。

  当然,“科目三”的火,还离不开社交网络推波助澜。从“玩梗”出圈,到纷纷打卡拍摄“洗脑视频”,社交网络让“科目三”具有持续话题度和互动仪式感。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曾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高度的相互关注”形成“成员身份感”,给每个参加者带去“情感能量”并促进他们进一步行动。“科目三”的高感染力,也离不开社交网络狂欢带来的归属感、纷纷模仿挑战带来的仪式感以及过程中加深的情感能量。

  尽管如此,仍有批评者认为,“社会摇”是文化的粗鄙化。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大江南北的“霹雳舞”“迪斯科”,一度也被认为是“不正经”的舞蹈。而今,相似动感的“科目三”屡次登上专业舞台被专业舞者表演,也再次印证文化本就是不断发展的,通俗的未必就难登大雅之堂。当俄罗斯金发碧眼的博主穿上旗袍在莫斯科红场跳“科目三”,当世界各地纷纷奏响起中国古风味的配乐,甚至更多网友知道了广西“科目一唱山歌,科目二嗦米粉”这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看到,让人民群众放手拥抱和传播通俗文化,本就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

  在日本,在韩国,在越南,在新加坡,在菲律宾,在泰国,在英国,在俄罗斯,在荷兰,在南非……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们纷纷用中文喊出那句“某区(指代本国所在的区)不大 创造神话”,加入快乐的舞步,心的距离也在这样的情绪中得以拉进。国际传播应该流行拥抱快乐,因为快乐情绪可以抚平隔阂,网络热梗可以消解对抗,共通的情绪可以拉近距离,这是“科目三”出圈的另一个启示。

  如今的“科目三”,和改革开放初期的“迪斯科”似曾相识,只不过“迪斯科”是从外国传到国内,见证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而“科目三”是从中国传到世界,见证着当今中国年轻人的自信有趣和社会的开放包容。无论是文化的传进还是传出,每当歌声响起的时候,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一起载歌载舞, 这何尝不是21世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小确幸”。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