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历史文化挖掘大文章

http://www.scol.com.cn(2023-12-3 8:24:06)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周丽萍
作者:周丽萍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文以化人,文化兴邦。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推动巴蜀文化绽放时代光彩,要做好历史文化挖掘的大文章、努力在现代化建设中激活传统文化更大价值。

  四川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古蜀文明、三国文化、三苏文化、农耕文化、藏羌彝文化等交相辉映,李杜诗篇光耀中华,九寨黄龙宛若仙境,川剧清音独具魅力,三星堆遗址一醒惊天下、翠云廊古柏千年青绿……巴蜀文化如此多娇,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硕的文化建设成果传承好运用好,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自觉和文化使命。

  传承好运用好,首先必须做好历史文化挖掘的大文章。何为挖掘?不仅要把埋藏在历史深处的资源挖出来,拂去尘土让其面容重现;更要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核和精髓,观照现实焕发时代生机;还要探索“两个结合”的途径,让经由“结合”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做好历史文化挖掘的大文章,编制好四川的“文化家谱”。巴蜀历史名人灿若群星,文献典籍浩如烟海,文化底蕴深沉厚重,要对巴蜀文化进行探源寻根、系统整理,做好古蜀文明、三国文化、三苏文化等重大课题研究,深入挖掘名人、名城、名典中蕴藏的文化资源,研究、梳理、阐释好其中的精华要义,构建起完整的巴蜀文化资源谱系,让我们知道从何而来、曾经什么,何以四川,何以巴蜀。

  做好历史文化挖掘的大文章,讲好巴蜀文化故事。从古蜀王蚕丛的“开国何茫然”,到“生于广柔”“兴于西羌”的大禹走出巴蜀、治水天下;从秦司马错收服巴蜀纳入一统,到三国魏蜀吴鼎立后三家归晋;从中国道教的重要发源地,到“自古文宗出西蜀”;从长征路上的可歌可泣,到抗战大后方的坚韧不屈……巴蜀文化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的“五性”特征。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就在那里,关键要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深挖文化资源蕴含的当代价值和丰富内涵,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寻找文化资源融入现代生产生活的契合点,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理念营造合适的场景、氛围、形态,用自然、生动、亲近的方式进行展陈和讲述,以唤起人们的精神共鸣、情感认同、内心接纳。

  做好历史文化挖掘的大文章,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就必须要把历史这本最好的教科书读懂、读深、读透。三苏祠的家风家教、家国情怀,武侯祠的治蜀“攻心联”,蜀道的驿道古柏离任交接制度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不仅让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敬仰,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对今天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政治文明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做好历史文化挖掘的大文章,更好推动巴蜀文化走出去。法国《世界报》评出全球12位千年英雄(1001年—2000年),苏东坡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三国文化风靡全球,是中国文化输出的标杆;三星堆一醒惊天下,爆火海外……进一步擦亮用好四川的“世界名片”,集聚人脉人气,统筹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深化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向世界推介更多具有巴蜀特色、体现中国精神的优秀文化,助力我省高水平对外开放。

  做好历史文化挖掘这篇大文章,推动巴蜀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既是传承历史,为中华文脉绵延赓续、文明薪火代代相传作出应有贡献;也是书写当代史,为文化认同提供坚实基础,为文化强省提供精神支撑,为现代化建设凝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使命在肩,我们自当奋楫笃行。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