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自身优势转变发展方式

http://www.scol.com.cn(2023-9-18 8:35:16)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金碚
作者:金碚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四川视察时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四个变革”标定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应该怎样把“四个变革”的要求贯彻落实到高质量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思想周刊特约省内外专家对其进行理论阐释,首期关注的是发展方式变革。敬请垂注。

  ●保护环境,创造更优越的生态文明,可以成为涵养四川产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有利因素;以高素质人力资源为基础的创新竞争,是发展方式变革的必然方向;四川经济具有独特的“内韧外容”性质,即省内环境具有很强的经济韧性,而对外又拥有丰富的经济开放发展资源条件和包容性文化素质

  ●发展方式变革,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和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复杂问题的根本途径。发展方式变革决定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动力和前瞻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来川视察时强调,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四川要进一步从全国大局把握自身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使命,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其中,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变革,是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关键之一。发展方式变革决定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动力和前瞻格局。四川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色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何去何从,直接取决于发展方式变革的表现。

  发展方式变革要义是立足本地实际

  四川省在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上曾经发挥过特殊的重大作为,做出过多方面的突出贡献和成就,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四川不仅是中国经济和国家安全的大后方,也是实施国家战略和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四川不仅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天府之国”,而且制造业已具相当实力,特别是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彻底改变了“蜀道难”的局面,成为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皆具独特优势的经济大省。基于这样的条件和发展潜力,四川发展有了以“再上新台阶”“谱写新篇章”的新使命新目标。使命决定战略,目标决定取向,现实决定方法:与沿海地区及内陆各省份比较,四川经济具有战略选择独特性,其作为中国经济战略腹地的性质最为显著。

  就一般概念上的理解,经济发展方式即生产要素投入组合使用的方式,现实实践中就表现为对各类可支配经济资源的发掘、调动和使用方式。而任何地区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都以其地区经济的要素禀赋和结构现实及其演化动态为基础,因此,“再上新台阶”“谱写新篇章”需要立足本地实际,这是四川发展方式变革的要义所在。

  四川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自然资源,被誉为“天府粮仓”,这一天赋优势长久存在,但战略选择不能因此而走向“有水快流,竭泽而渔”的歧路。为应对“增长的极限”挑战,现代经济的发展方式必须转向更自觉地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四川是长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负有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使命。因此必须高标准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保护环境,创造更优越的生态文明,可以成为涵养四川产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有利因素。

  四川人口众多,素有吃苦耐劳的美德,这一人力资源条件是四川发展的传统潜力。而现代经济发展转向新型工业化路径,需要的是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不仅仅依赖劳动力人数的大量投入。因此,以高素质人力资源为基础的创新竞争,是发展方式变革的必然方向。四川的教育体系,包括国民教育、高等教育和科研体系,具有相当基础。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必要条件。总之,经济发展方式变革,归根结底体现为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升,高质量人才奠定高质量发展基础。

  除了人力资源,四川经济发展和发展方式变革在诸多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回旋空间。作为内陆腹地,四川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生存发展空间,使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自给自足,历史上曾经担负了中国经济和民族命运的稳固大后方使命。但四川绝非经济封闭之地,与中国沿海地区以及国外经济的广泛联系和互补互利也是其传统。特别是在文化上,四川素来有对内对外的沟通开放性和合作融洽性。因此,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四川经济发展方式及时变革为新型开放模式,同沿海地区及海外的技术交流广泛开展,尤其在实施“一带一路”中,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总之,四川经济具有独特的“内韧外容”性质,即省内环境具有很强的经济韧性,而对外又拥有丰富的经济开放发展资源条件和包容性文化素质。

  20世纪中叶以来,四川在中国现代史上曾经担负的特殊使命和曾经历的特殊工业化建设历史,使之具有更完整厚实的现代工业经济技术体系,特别是基础工业(重工业)基础相对雄厚,技术吸纳能力强(技术人才的对外交流条件优越),因此,四川不仅自然条件优越,有显著的地区特色,而且具有长期历史积淀的雄厚基础,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重大作用。

  追求稳中求进的可持续增长

  努力实现发展方式变革的历史大背景是:历经70多年建设,特别是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近现代的百年历史看,中国仍处于工业时代,工业时代的基本特征是经济增长成为最突出的经济特征,整个经济体系运行,不仅以增长为目标,而且高度依赖于一定的经济增长。换句话说,在工业化时代,实现经济增长是最重要的经济成就,同时,只有保持经济增长,整个经济体系才能顺畅运行。从这一意义上说,工业化时代的经济运行具有“增长依赖性”。

  不过,经济增长尽管是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特别是当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经济越发达,越是有更多发展目标必须高度关切,进行慎重的战略权衡。也就是说,工业化水平较低(一般称为传统工业化)时,往往以高增长率为压倒性目标取向。到工业化达到较高水平时,就必然转向对多目标取向的关切,称之为高质量发展。

  因此,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工业化时期,增长仍然重要,而在发展方式的内在机理上,只有实现各目标的战略权衡和更合理的优先顺序安排,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换句话说,追求经济增长率目标,不能是“一俊遮百丑”,顾此失彼,必须是追求稳中求进的可持续增长。为此,在战略目标权衡上,要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发展方式的机理含义上,“金山银山”体现经济增长的工具理性动力,“绿水青山”体现经济增长的本真理性动力。以福利经济学的理论理解,“金山银山”属经济发展的“间接福利”,“绿水青山”为经济发展的“直接福利”。间接福利当然是必要的,这是工具理性发挥经济推动作用的前提。但是直接福利更具根本性长远性,那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真实需要。更多关切体现本真理性的“直接福利”目标,而非一味追求体现工具理性的“间接福利”目标,这实际上体现了对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高度重视。

  发展方式变革,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和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复杂问题的根本途径。市场经济具有强劲的增长动力,“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充分体现着市场经济工具理性主导的发展方式的有效性。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表明,仅仅依赖工具理性驱动是不够的,工具理性动力的发挥,必须在有效的发展方式体系中实现,不同的发展阶段应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方式,这就是必须实现发展方式变革的理论逻辑。

  在当前的发展方式变革中,四川工业体系向高端技术升级,可以有较强的自立性原创性基础条件,实现转型升级的条件显著优于大多数内陆省区,特别是蜀道不再难,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使四川完全有条件成为内外开放和高技术产业孵化的先进工业省份,并具有农业、工业、服务业相得益彰的产业结构优厚条件,在大多数内陆省区中,四川独具特色优势,发展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