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29问: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守正也要创新 该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http://www.scol.com.cn(2023-8-7 8:55:04)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廖冲绪 吴翔
作者:廖冲绪 吴翔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在守正中把稳舵盘、保持航向,在创新中奋力开拓、扬帆远航

  29问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守好本和源、根和魂,又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突出位置。那么该如何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答:

  实践没有止境,发展永不停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唯有守正与创新并重,才能把握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脉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新时代新征程,只有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才能顺利迈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才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守正”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循法守正者见侮于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创新”一词出自《魏书》:“革弊创新者,先皇之志也。”守正创新,既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恪守正道、革故鼎新的文化传承体现,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政治品格的必然要求。“正”者,大道也,是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定性,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普遍应该遵循的道德操守,是人间正道。守正,就是坚守正道,坚守事物的发展规律,坚守社会的正确发展方向,坚守普遍遵循的道德操守。“新”是指对事物获得新的认识,对社会发展获得的新认知、新理论。创新,就是人类活动中的创新性实践、创造性探索。守正创新,就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坚守社会正确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新创造、实行的新探索、推动的新进步。

  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是扎根中国深厚历史文化的伟大实践,其探索过程就是一个守正创新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守正不渝,创新不止。在前进道路上,锚定既定目标、保持战略定力,紧跟时代步伐、回应社会关切;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等根本性问题上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在发展手段、管理方式、服务路径上勇于创新,以满腔热忱对待新生事物。守正创新给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新动能,开辟了新赛道。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在守正中把稳舵盘、保持航向,在创新中奋力开拓、扬帆远航。

  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回望百年历史,党的领导是一穷二白、危机深重的旧中国走出困境、走向独立、走向繁荣、走向富强的关键,也是我们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关系的根本保障。正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才能守住马克思主义精神内核之正,又开辟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新境界;正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才能守住传统文化优秀成分,又发展出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正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才能守住社会主义根本特质,又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唯有一以贯之地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做到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才能确保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激发创新创造的积极性;才能守住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以创新创造推动民众福祉的不断提升;才能在守住社会和谐稳定局面的同时,营造出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社会风气。

  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必须坚持辩证思维。守正与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两种思维模式、两种行为方式,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守正与创新并存,体现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继承与发展、稳定与变化、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正确处理二者的辩证关系,必须明确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唯有守正,才能真正推动创新,才能推动真正的创新。没有守正,创新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终将沦为为创新而创新的形式;创新是守正的结果,真正的守正必然会推动创新,持续不断的创新使得真正的守正成为可能。由此,守正不等于墨守成规,创新不是脱离实际。有守正的创新要求我们有辨别地继承、有远见地求变、有取舍地提升,要求我们不能否定过去的一切,不能割断历史的联系。根深方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只有在守正基础上的创新,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只有在创新基础上的守正,才不会故步自封,才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以守正为创新凝心铸魂,以创新为守正注入活力,就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要求,也是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关系的根本要求。守正需要找准守正的本和源、根和魂,创新需要找到创新的目的和动力。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从人民的需求和利益出发,一切依靠人民,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学习,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集民智、汇民意、凝民心,才能真正认清事物的本和源,认清社会发展的根和魂,做到守正;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从改善人民的福祉出发,才能找到源源不断持续推动创新的动力;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一切依靠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中创新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种创新活动才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才能真正将守正与创新两种思维、两类活动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守正中创新、创新中守正。

  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必须坚持大历史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哲学高度提出大历史观。大历史观是增强各项工作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的方法论,是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关系的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理念。大历史观是一种打通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历史观,就守正创新而言,应着眼于社会历史的整体结构和长远发展,把重大事件、重要活动放在历史长河中去认识和把握,从历史长周期中去判断其是否守正?有何创新?从而有效避免人类在守正创新时的“盲人摸象”“一叶障目”。大历史观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调从时代大潮、全球风云、现实需要中分析判断守正创新的内容;大历史观从中国共产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现代化发展史中理解守正创新,在广阔的时空情境中深刻把握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大历史观注重历史节点,在历史节点中往往会出现重要的制度性创新,以制度创新推进实践创新。

  (感谢省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廖冲绪,研究员吴翔作答)

  四川日报·川观智库 四川省委党校 西南财经大学 联合出品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