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观视野下的考古诗篇

http://www.scol.com.cn(2023-7-7 7:30:59)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邓瑶
作者:邓瑶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古蜀记》第三集《三星夺目》采用客观纪实的手法,围绕三星堆的发掘与发现,讲述青铜时代的古蜀文明。总体而言,该纪录片紧扣找寻先人足迹、探寻古国奥秘、追寻文明密码的主题,谱写了古蜀文明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分支的动人篇章。

  找寻先人足迹,佐证文献记载。考古发掘证明,广汉三星堆遗址距成都40公里,是夏代晚期至商代古蜀王国的都城,上下延续近2000年。三星堆遗址群规模巨大、范围广阔,出土文物丰富多彩,充分验证了古文献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

  三星堆是第三代古蜀王鱼凫在统一成都平原后,建立起的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第一个古蜀王国。“鱼凫”一词,多数学者认为是四川地区常见的鱼鹰,是一种善于捕鱼的水鸟。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有大量鱼和鱼鹰的雕像和图案。因此,不少人认为,正是鱼凫氏创造了三星堆文化。

  研究人员在对三星堆祭祀区的进一步发掘中,又有了新发现。这些新出土的文物,成为对中华文明璀璨历史的再次充分证明。7号坑新出土的镇坑之宝龟背形网格状青铜器表面,残留有丝织物。此前,考古研究还未发现夏商时期的丝绸实物。

  丝织物残片的提取与保存,充分印证了《王祯农书》中记载的西陵氏嫘祖为蜀民传授养蚕缫丝技术的历史,表明了成都作为丝绸重要产地之一的历史地位。同时,蜀绣作为文字的书写载体,也为古蜀文字的发现提供了可能。

  探寻古国奥秘,揭秘古蜀智慧。青铜器是三星堆文化最具辨识度的载体,无论是青铜立人像还是青铜神树,都极具历史、文化和美学价值,可谓传世神器。

  自1934年首次发掘以来,在近百年里,“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还在不断地带来惊喜。随着新理念、新手段、新技术被不断运用于考古事业,三星堆的持续发掘也见证了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

  在纪录片中可以看到,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中,采用了科技考古的理念,搭建具有空气调节系统的、维持恒温恒湿环境的玻璃方舱保护出土文物,将各项参数维持在安全范围内,能防止土壤、温度、湿度的变化给文物带来无法修复的破坏,也使得天气因素不再成为干扰田野考古的一大主要因素之一。

  三星堆遗址包括三重以上的城圈,分别是被用于宫殿、祭祀场所的月亮湾小城,被作为普通居民区的三星堆城墙,以及三星堆祭祀区的南城墙。青铜器大多被古蜀先民用于祭祀仪式中,祈求先祖和神明的庇护。

  青铜器冶铸工艺的成熟应用,说明三星堆古蜀国已达到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2022年6月,8号坑青铜神坛被成功提取。青铜神坛结构复杂、造型精巧,4人抬着一只小神兽的造型,与四川人抬滑竿的造型颇有些相似。这么精妙的器物,是如何被古蜀先人制造出来的?考古人员使用X射线探伤机,对文物内部结构进行扫描。研究发现,这件青铜器模具的吻合度非常高,可以看到明显的接缝痕迹。由此推断出,其制作工艺采用的是分铸技术。

  此外,考古人员通过对青铜碎屑的小心收集和检测分析,找到了青铜器的原料——铜料矿石的来源,印证了《华阳国志》记载的蜀地龙门山脉一带产铜的说法。通过建立矿石与青铜器的对比和连接,发现了三星堆青铜器原料、技术、风格多元化的特征。

  追寻文明密码,赓续中华火种。三星堆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存在密切的交流关系,如良渚文化、二里头夏文化、商文化等,充分说明了三星堆文明与中原文明、长江中下游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星堆不仅是古蜀文化的典型代表,还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三星堆的存在,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性。

  《寻古中国·古蜀记》以审慎而克制的视听语言,从当代考古人的视角,讲述了古蜀文明的新发现。该纪录片在表现手法上,使用较为传统的“主持人串场+解说+同期声采访”的形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纪录片的客观性与纪实性,讲述了一件件厚重的文物如何穿越时间来到我们面前,考古工作者又是如何试图破解这些文物的奥秘,揭露古蜀先民在生产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及在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先人和今人的智慧,在文明的互照中熠熠生辉,共同汇聚成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思想长河。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