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到笔随 自然天成——评苏轼《东坡志林》

http://www.scol.com.cn(2023-4-28 9:30:21)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阮怡
作者:阮怡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阅读苏东坡3

  2022年12月29日,由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2022年名人大讲堂“苏东坡季”主题书单正式发布。“15本书读懂真正的苏东坡”,四川日报全媒体图文并茂地详细解读每本书的特点与亮点。川观新闻文艺评论频道、四川日报《天府周末》“西岭雪”版,针对该主题书单的上榜作品,约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开展评论,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书籍,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苏东坡。2023年1月13日、4月7日,“西岭雪”版集中刊发9篇评论后,受到读者好评。本期再次刊发4篇评论,以飨读者。

  《东坡志林》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部随笔类笔记。据苏门弟子黄庭坚称,苏轼有将所见所闻写下交给诸子放入手泽袋加以保存的习惯。苏轼在世时,曾有将这些手书墨迹汇编成书的愿望,可惜尚未来得及整理就溘然长逝。后人将这些随手记录的文字辑录成书,称为《东坡手泽》,后来的刊行者又将书名改为《东坡志林》。

  如今传世的《志林》主要有三个版本:以《百川学海》收录的《东坡先生志林集》为代表的一卷本,以明代万历赵开美刊刻的《东坡志林》为代表的五卷本和《稗海》收录的《东坡先生志林》为代表的十二卷本。

  王松龄以涵芬楼本(据赵开美刊刻本校印)为底本,校以其他传世的经典版本,整理其书,今收录在中华书局编撰的《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中。王先生在点校时,对底本已有的校勘成果予以保留,并比较各底本优劣,去粗取精,综合运用对校、本校、他校、理校等方法进行校勘整理,成为目前学界最具有参考价值的版本。

  是书为五卷,分为记游、怀古、修养、疾病、梦寐、学问、命分、送别、祭祀、兵略、时事、官职、致仕、隐逸、佛教、道释、异事、技术、四民、女妾、贼盗、夷狄、古迹、玉石、井河、卜居、亭堂、人物、论古29门,共收文203篇。所收文章篇幅不长,短者几十字,长者2000余字,多数为百字左右。篇幅虽短,但不管是记人叙事、描景状物,还是议论抒怀,苏轼都写得情真意切,文笔妙趣横生。

  《志林》一书所载各篇时间跨度大,从元丰初年到元符三年长达20年的时间,所记内容包罗万象,题材十分广泛。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类:

  一是对日常生活的记录、人情世故的感怀。这类作品展现了苏轼在朝为官以及贬谪黄州、惠州、儋州等不同人生阶段的生活起居、友人往来的面貌。收录在记游、修养、梦寐、官职等条目下。如《记游松江》《儋耳夜书》《记游松风亭》《措大吃饭》皆以平淡自然的语言道出人生哲理。

  二是记录历史人物掌故和传闻逸事,收录在异事、梦寐、祭祀、隐逸诸条目下。对历史人物的勾画,寥寥数语就凸显出人物形象的风情神貌;对民间传闻异事的记载,继承了前代志怪小说的笔法,具有较强的奇幻色彩。

  三是论史评史。这部分内容主要见于论古、夷狄、人物等篇。文章论辩周密,气势纵横,有一泻千里之势;说理形象生动,擅长做翻案文章,有独到新颖的见解,正是苏轼为文“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的美学追求的生动体现。

  四是考据辩证。东坡所考辨的内容所涉范围较广,传统经史典籍,礼制器物、山川名胜、军事遗迹皆囊括在内。诸则文字考辨精审,足以见出苏轼博闻强识、学富五车的形象。尤其可贵的是,苏轼还将“身行万里半天下”的宦游经历与读书涵咏的内心体悟相结合,在行旅征程中玩味书册,审视读书获得的经验,即物穷理,格物致知。如《八阵图》《赤壁洞穴》等文,都将书斋阅读的经历与旅行中对自然世界的体验结合在一起,相互对应、比较,慎思明辨以获得新知。

  赵开美在《刻东坡先生志林小序》中写道:“东坡先生志林五卷,皆纪元祐、绍圣二十年中所身历事,其间或名臣勋业,或治朝政教,或地理方域,或梦幻幽怪,或神仙伎术,片语单词,谐谑纵浪,无不毕具。而其生平迁谪流离之苦,颠危困厄之状,亦既略备。”从《志林》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个真实、鲜活的苏东坡,其学识思想、性格修养等都从文中自然流露出来。

  笔记体的作品,先秦两汉时已有萌芽,如汉代班固的《白虎通义》、应劭的《风俗通义》实为考据辩证类笔记。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兴起小说故事类、历史琐闻类笔记,如《博物志》《西京杂记》《世说新语》等。隋唐五代,又产生了《隋唐嘉话》《封氏闻见记》《因话录》《云溪友议》等历史文学类笔记。到了宋代,这类笔记体作品大增,蔚然称盛。

  苏轼的《东坡志林》不仅继承了前代笔记记录奇闻异事、典章制度、历史故事、人物轶事的传统,而且特别擅长在优美的文辞中表现人生感悟,在写人、叙事、状物中展现内在心绪,笔记文的抒情性大大增强了。

  如贬谪黄州期间所写《记承天夜游》一文,先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数语,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景象。后记闲适寂寥的情怀,称“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与儒家的“经世济民”理想相去甚远,可谓之“闲人”,委婉地道出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此夜月之景,众人不能识,唯此二人有此闲情逸致领略这般美景,亦可看到苏轼宠辱不惊,进退自如的人格魅力。苏轼将与友夜游经历和当时的心境娓娓道来,意境超然,韵味隽永,达到“繁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

  又如《记游松风亭》一文,记述了一次平凡的散步经历,却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悟出人生大道理,用极为简练的语句阐释人生真谛,认为人的一生不必为既定目标所累,而要顺应自然,获得心灵解脱。

  《志林》所载之文,多以短小的篇幅描绘出东坡的内心世界,用不假雕琢的文字,表现出东坡性情,如行云流水又意蕴无穷。

  《志林》一书写作旨趣从对外在奇闻异事、历史掌故的叙写,转向对百姓日用生活、人生情趣的抒发,这一改变深深影响了后世笔记的创作。北宋以后的许多笔记作品,开始朝着生活化、日常化方向发展,也像《志林》那般,热衷描写个人生活的所见所闻和生活意趣。《志林》对晚明小品文的影响同样不可估量。袁宏道、张岱、钟惺等人创作的“独抒性灵”、随意自适的作品中,也可看到《志林》这种文风的熏陶。

  《东坡志林》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有着开创新风气的重要意义,与苏轼的其他诗、文、词作品同样熠熠生辉。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