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回家》:以微知著讲好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故事

http://www.scol.com.cn(2022-12-30 9:09:22)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林莉
作者:林莉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创作出品的广播剧《回家》,获得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该剧以“大熊猫野化放归”为主线,讲述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接续奋斗,最终实现“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补给野生种群”的梦想。从《回家》的创作手法来看,以小见大,以微知著,精彩地讲述了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征程中的中国故事。

  隐喻式剧名,两表两深,揭示广播剧中“家”的四重含义

  解读剧名,《回家》耐人寻味,在表层义和深层义方面都体现了创作者的高明。

  表层义有两层:第一层是指大熊猫回归大自然的家;第二层运用意义双关,指韦东东、杨晓萱在工作中擦出感情火花,进而组建了两人的小家。

  深层义也有两层:一是从台湾科研人员杨晓萱和她爷爷的回家心愿,折射出台湾同胞的乡愁;二是运用象征手法,这里的“家”象征着整个自然,乃至整个宇宙。

  “回家”体现的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存观、自然观、宇宙观的回归,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注脚。

  三条线索,两明一暗,讲述“回家”的中国故事

  广播剧《回家》有三条线索,相互交织,相互推进,勾勒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特色和四川味道的故事。

  第一条线索,围绕人工繁育圈养的大熊猫应不应该野化放归、如何野化放归进行,时间跨度10余年,过程曲折。广播剧从科研人员关于圈养与野化放归的争论开始,首只放归野外的圈养大熊猫意外离世,使野化放归差点画上句号。随着母兽芦心放归方案提出,野化放归工作又柳暗花明。再随着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监测技术改进等一系列工作推进,终于实现了圈养大熊猫“回家”,使野生大熊猫种群复壮成为可能。

  第二条线索围绕台湾科研人员杨晓萱的个人成长进行。杨晓萱以台湾大学生命科学系毕业生的身份来交流,刚出场就差点犯错误,她想用手摸大熊猫幼崽,被韦东东及时制止。通过刻苦学习,杨晓萱终于实现了从一名大熊猫保护菜鸟到专业人员的蜕变。

  第三条线索是一条暗线。杨晓萱的爷爷是四川人,“回家”一直是爷爷的心愿,这条线索是暗线。剧中有两个重要情节,一是通过描述杨晓萱对四川美食老腊肉的不舍和韦东东对台湾美食蚵仔煎的不舍,透视出两岸同胞期盼团圆的心愿;二是讲述了大熊猫团团、圆圆赴台交流,看似跳出大熊猫野化放归这一主题,实则表达了“两岸一家亲”这一更为宏大的主题。

  立意宏大,以微知著,蕴含着中国特色的生态观

  我们强调人与宇宙的互动与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里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生态观、自然观、宇宙观。

  广播剧《回家》以微知著,从小切口做大文章,通过对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的目的阐述,揭示了增加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主题。实际上,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事关人类福祉。衡量生物多样性有三大指标: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回家》从大熊猫野化放归这一小事件,反映了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的探索发展历程,也反映了我们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这是常识。人类与地球上其他生命具有和谐共生的紧密关系,这也是常识。人类已经走到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后关头,必须与时间赛跑。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与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保护“地球母亲”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

  剧中主题歌《回家》唱道:“哪里是我的归宿?哪里是我的故乡?”这也是当下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从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我们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中国力量。

  广播剧《回家》以微知著,立意宏大,具有国际传播的属性。期待创作团队继续打造下游IP以及国际传播的产品,形成一个完整的传播项目,带给我们更多的体验和惊喜。

  (作者系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