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噪考验治理能力

http://www.scol.com.cn(2022-5-25 9:04:30)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刘志杰
作者:刘志杰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每年中高考前后,很多地方都会开展禁噪行动。其实不只是这个时段,居民对清净环境的期待是时刻所需。但有的地方一时禁住易,时时清净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商业、人口密集,噪声来源增多;另一方面是噪声即停即消,难以保留证据,“打游击”增加管理难度。

  真的没有办法吗?并不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将于6月5日正式施行,其中重新界定了噪声污染的内涵,包括商业经营噪声、娱乐健身噪声在内的社会生活噪声,都被明确认定为噪声,属于法律禁止、需严管的范畴。

  笔者认为,在发现问题和保留证据上,各种投诉就是线索,“互联网+智慧大脑”等新技术手段更可辅助实时监控、保留证据。在解决噪声污染方法上,除限制播放时段、音量外,隔音板、消音墙、广场舞静音耳机等消音设备也应有尽有。如果问题依然出现,甚至举报投诉也无效,只能说管理上还存在“宽松软”。

  噪声扰民事虽小,但考验基层治理能力。禁噪是回应公众对美好环境的期待,也是保障公众基本权利的应有作为。各地各部门应切实杜绝“宽松软”,加强整治噪声污染力度,让城市更美好。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