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四川韵味的中华文化瑰宝

http://www.scol.com.cn(2022-4-15 14:03:05)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唐浩源
作者:唐浩源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202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日前揭晓,来自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和稻城皮洛遗址双双入选。在这之中,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以自己独特文化的瑰丽想象和丰富文物的神秘创造而闻名于世。四川广播电视台出品与之有关的大型考古纪录片《古蜀瑰宝》在近日热播,揭开数千年前古蜀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发展的路径,引起观众的持续关注与热烈称赞。

  一.再现巴蜀大地的古人足迹

  在纪录片《古蜀瑰宝》中,它不仅还原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经历与艰辛考古,更重要的是对三星堆遗址文物曾经的主人思考以及追问:他们是谁?他们从哪里来?其中经历了什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总工程师谢振斌对于这些问题,极为强调对考古现场灰烬层进行研究,认为它是答案的重要参考依据。灰烬层是三星堆祭祀时使用那个年代植物燃烧留下的残留物,通过它可以知道当时植物生活习性,推知古人生态环境。于是通过这些方法以及努力,文物工作者可以对四川西部多处史前遗址采样分析,并对比成都、甘肃、青海等地区古环境变化,解开了先民迁徙的秘密——气候的变迁。

  二.表现考古工作的真实原貌

  纪录片《古蜀瑰宝》摄制组,拍摄重点也不满足藏于巴蜀大地的珍贵瑰宝,更主张在镜头中展现考古工作方式与研究方式。在摄制组看来,它们的存在,同样是巴蜀大地珍贵的宝藏。在第一集《发掘·发现》中,便通过全景实地跟随拍摄,4k画质精细还原了三星堆考古的发掘现场,撩开了公众对于考古工作曾经神秘的面纱,真实看到考古工作的种种真实现状。

  相比较上世纪80年代三星堆考古发掘历程,时任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副站长冉宏林所言:“我们希望在这次发掘过程中能够把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东西,以最精细、最系统的方式,把它全部收集起来,不要给我们后人或者说是现在的发掘人员留下遗憾。”于是这一次,更加现代科学的考古模式,落落大方地走入拍摄镜头,如通过考古现场搭建的环境调控系统,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把现场温度控制在20-25度之间,湿度控制在80%左右,有效避免文物在发掘过程中受到氧化损害。除此之外,搭建桁架就满足无接触考古的需求;而利用数字化手段,及时采集现场文物信息,保障考古发掘工作和文物保护研究同步进行,都无疑在宣告:这是一场全国规格最高,科研精度最准的遗址考古盛宴。

  《古蜀瑰宝》剧照,由四川广播电视台提供

  三.展现四川韵味的中华文化

  在纪录片中,文明之间的交流发展,同样是镜头拍摄的重中之重。通过走访不同地区的博物馆,采访多位专家学者,分析不同文物之间的相同以及类似,展现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碰撞与吸收。神人兽面纹,样子好似一个神人骑在一个神兽身上,耀武扬威展现自己英勇身姿。这种纹饰不仅在三星堆,甚至在江浙地区的良渚文明,也有类似的挖掘发现,说明良渚文明和古蜀文明,通过养育他们的母亲河——长江,紧紧联系起来,而神人兽面纹在古蜀人的细心雕琢下,也更加彰显四川地区的文化韵味。

  《古蜀瑰宝》通过对出土的古蜀文物考古挖掘和分析考察,重点展现以巴蜀文明为主体的区域文明,对于其他两大文明的影响与被影响,也从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什邡桂圆桥遗址等等出土文物,如高达将近四米的青铜神树,被誉为铜像之王的青铜立人像,青铜纵目面具等等,展现富有四川韵味的中华文化瑰宝,也高度赞扬巴蜀大地上古人的创造能力与审美能力。这些发现填补了中国考古学、美学、历史学等领域的重要空白,在四川文明史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纪录片结尾所说:“在不断期许中,让我们一步步接近神秘的古蜀文明,一步步廓清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史前格局。”四川相关遗址的出土文物,不仅是四川文明的珍贵瑰宝,更是中华文明自强不息发展结出的丰硕果实。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