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有机团结”是应对疫情的“成都特色”

http://www.scol.com.cn(2021-8-12 8:06:07)  成都商报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李一凡
作者:李一凡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前晚,住在成都青羊区优品道曦岸的朋友告诉我,社区已通知他,11日下午3点就会正式解封。这次由南京禄口机场外溢出来的疫情对成都的影响,昨日开始宣布结束。

  取得这样的效果并不容易。理论上来说,一个地方如果发现病例,把城市封控起来,在短期内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就能基本筛查出全部病例。但是,这样做的成本巨大,除了费用,也会让防疫部门和市民都陷入疲惫状态,而一旦操作不规范,甚至会在集体做核酸的时候出现感染。因而,真正考验管理水平的,是及时、有效地作出反应,而不是在第一时间作出“最定格的反应”。

  现代城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尤其是像成都这样人口突破两千万的超大城市。一方面,疫情防控会面临和中小城市完全不同的困难,但是大城市自己也掌握更多“武器”: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可靠又强大的社区队伍、更具文明素养和公共参与精神的市民。这也是大城市真正迷人的地方。它是复杂的,又是丰富的、有纵深的,如果能够把握住城市的脉搏,懂得合理、及时和有效地调动资源,大城市就不是“问题”,而是“对问题的解决”。

  不妨回想一下7月27日成都所经历的事。当天下午,四川省人民医院发现首例核酸检测报告阳性。到晚上,几个“风险区域”就在集体做核酸,一些社区集结的图片在各微信群里流传。第二天早上,我走出小区门口的时候,发现成华区的防控措施已经升级了,小区的出口关掉一个,外卖不能进来,保安很自信地告诉我:“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一个在门口聊天的阿姨,也能够准确地说出青羊区优品道曦岸感染病例的情况。

  这就是“城市系统”和它自身的“应急反应”。城市决策者与普通市民,都在这个系统之中,大家角色不同,但方向却是一致的。这是一种“有机团结”,而不是靠强制来推行的“机械团结”。出现疫情后,虽然从地铁这样的公共交通系统到太古里这样的人流密集区,都在正常运行,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它又与平常有着很大的不同。除了扫码和测体温,这个“不同”也写在了每一个普通市民的脸上。这就是应对这波疫情的“成都特色”。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