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孕谈起:我们应该拥抱什么样的科技应用?

http://www.scol.com.cn(2021-1-21 9:06:35)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刘志杰
作者:刘志杰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几日,随着明星郑爽代孕弃养一事连爆新料,“代孕”这一灰色产业链也进入大众视野。不少文章已经充分讨论为何我们要明令禁止反对代孕,但另一个话题同样值得思考:郑爽事件是代孕产业链的冰山一角,而代孕技术应用又只是科技应用挑战伦理的冰山一角。从更广泛的视野看,我们到底应该拒绝什么样的技术、又拥抱什么样的应用?

  还是先从为何禁止代孕说起。虽然代孕能够解决不少家庭无法生育的苦恼,但代孕就像一个潘多拉的盒子,带来的问题更多。比如,BBC拍摄的纪录片《代孕者》揭示过印度代孕妈妈的“生活”:一旦“接单”成功,她们就成了“生育容器”,不仅被剥夺健康权,而且还被剥夺出行自由。为了保障孩子顺利出生,她们被集中在同一个地方,每日除了躺着休息就只能聊天,也无法和家人相见,几乎就被买断了人身权。而由于把人商品化,就要遵循市场准则,一旦婴儿不够健康或者客户其他不满意,难免会被像残次品一样“处理”;孕育本身充满不确定性,代孕妈妈献出生命也不足为奇。毫无保障付出巨大代价,回报到了她们手中却只剩几千美元——但即便是几千美元,对于底层的印度家庭而言也是巨款,这迫使很多经济拮据的女性“甘愿”加入这一行业。

  因此,从本质上看,代孕和卖血、卖卵、卖肾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出卖穷人的健康权和人身权,把弱势群体物化。这样,一旦合法,只会加剧社会不公,有违人伦、有违公正、有违道德,有违人类文明的基础。

  但从技术本身看,代孕的技术原理没有错。实际上,代孕技术和试管婴儿甚至克隆技术在生殖阶段都相同,都是体外培育受精卵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等待受精卵发育成个体。但为何我们拥抱试管婴儿应用,声讨代孕和克隆人试验?因为试管婴儿是把受精卵重新移植到亲生母亲体内长大,不会带来伦理风险,但克隆人和代孕则不同。相同的技术,应用在对的地方,就是造福人类;应用不对,就只能给更多普通人带来压迫和困扰。

  我相信,还有很多科学家在寻找更好的解决方式,比如早在1924年,英国科学家J.B.S.霍尔丹就提出了体外发育的构想,如今就是“人造子宫”技术。但此前有专业人士撰文解释,目前研究的“人造子宫”技术,主要也是应对早产问题的阶段性人“人造子宫”,从受精卵时期就完全脱离母体的,目前既没有足够研究,也必然会瓦解人类社会既有的婚姻、两性、人伦结构,带来更不可预知的后果。在社会的人文制度还没有进化到能够消化新问题的时候,某些触犯边界的技术应用要慎之又慎。

  去年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引发了世界关注,已经提醒人们,技术应用必须有边界;而被外交部点名的美国德特里克堡基地,同样也曾因人工合成的生物病毒泄露而被关停,也给世界带来了一层隐患。技术应用绝不能蒙眼狂奔,那些游走底线的技术,不能欢迎。

  我们欢迎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给人类带来幸福的技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力——只有拥有能够驾驭技术的制度和文化,才有可能让技术应用游刃有余。人文关怀必须走到科学的内部,这样的技术才能被善用、被欢迎。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