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技创新作为供应链强链补链的关键

http://www.scol.com.cn(2020-12-21 9:27:56)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邓也
作者:邓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发展平台经济、线上经济、共享经济,畅通供应链采购、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

  ●积极应对逆全球化挑战,深耕国内大市场,渗透国际广市场,保障国内供应链安全稳定,实现供应链商流聚集,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对易逝品供应链带来了哪些影响?

  陈旭:今年的疫情对全社会的生产生活均造成了较大影响。典型易逝品,如生鲜农产品、电子产品、酒店、机票等易逝品供应链,受疫情的影响更为深远。

  疫情对生鲜农产品、电子产品等易逝品供应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流通等供给端。疫情防控关键期,零部件短缺、劳动力中断、交通中断、无法交付给客户,造成了电子产品的供应大量减少。以智能手机为例,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5.54亿台,较2019年同期减少13.9%;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49亿台,较2019年同期减少16.1%。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疫情较为严重的2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前疫情对供应链供给端造成的影响正逐渐消除。

  对酒店、机票等易逝品供应链,疫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消费端。受官方旅行限制、活动取消和避险等因素影响,酒店、机票、汽车租赁、旅游景点和其他相关供应链顾客需求萎缩明显。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数据,仅航空公司就因疫情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迄今为止,全球已有43家商业航空公司破产。据行业人士估计,疫情可能会给全球酒店行业造成超过300亿美元的损失。文化和旅游部数据表明,国庆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消费者旅游需求进一步复苏,疫情对旅游行业供应链的影响正在逐步缓解。

  记者:目前的国际发展环境对我国供应链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陈旭:整体来讲,目前的国际发展环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动荡交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较快增长,产业分工加快调整,全球化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就在11月15日,包括我国在内的15国签署了RCEP,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达成。然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低迷,进入加速演变期,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和回头浪,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和美国对我国实施加征关税、制裁等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更加剧了逆全球化的抬头。

  全球化的国际发展环境有助于整合全球资源,为我国供应链寻求优质的原材料、廉价的劳动力、加入国际循环提供了机遇,有助于我国供应链通过参与国际分工转型升级,提升供应链的盈利能力。当然,全球化国际发展环境中的供应链也面临对手增加、市场渗透、竞争加剧等挑战。当然辩证地看,逆全球化也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难得的窗口期和战略机遇。逆全球化要求我国供应链加强风险管控,提高供应链可靠性和质量,保障供应链稳健性。

  记者:接下来,应如何加强供应链管理以应对复杂变化的国内国际环境?

  陈旭:供应链管理要在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支撑作用。当前和未来供应链管理的重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一是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发展平台经济、线上经济、共享经济,畅通供应链采购、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例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应充分利用合同工具,努力打造“产地+平台+销地”的一体化供应链体系,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两个渠道,促进互联网由传统服务领域向生产领域的运用,努力减少供应链中间环节,实现产销对接,带动农户增收、民生福祉水平提高。二是要积极应对逆全球化挑战,把握“一带一路”和区域整合机遇,把科技创新作为供应链强链补链的关键,保障国内供应链安全稳定。例如电子产品供应链后端的芯片制造,要加大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政策扶持,大力发展头部企业带动的延伸供应链体系,实现结构优、规模大、速度快、效益好、安全高的高质量发展。三是要深耕国内大市场,渗透国际广市场,实现供应链商流聚集,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疫情和逆全球化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并带来了顾客消费行为的转变,供应链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提高供应链服务水平,形成需求牵引供给。
相关评论编辑:盛飞校对:余普审核:赖永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