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地评线 >> 正文
【地评线】天府网评:把握好社区之门的“开”与“关”
http://www.scol.com.cn(2020-4-21 8:01:4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吴海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联合印发《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与服务工作精准化精细化指导方案》,强调不得采取对社区管理“一封了之”、对居民出行“一禁了之”、对外来人口“一拒了之”等简单化防控手段。

  防控与服务,是社区必须兼顾的两个方面。严格的社区防控无可厚非,但我们阻挡的是疫情,而不是“阻挡”民生服务,如果采取“一封了之”“一禁了之”“一拒了之”的做法,显然是过于极端、顾此失彼。因此,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各地要精准把握社区之门的“开”与“关”,既要用“关门”防止疫情反弹,又要用“开门”畅通民生服务。

  树立常态化思维,精准把握社区之门的“开”与“关”。社区是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在此次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发生后,多地采取禁止快递、外卖、中介、家政等人员进社区的措施,以减少人员接触,降低疫情风险。这在当时是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但凡事都应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如今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且进入常态化,“一禁了之”的做法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必须及时予以纠正。我们要认识到:常态化疫情防控,既是为了保证社区居民身体健康,更是为了让居民生活回归正常,两者要统筹兼顾,决不能为了封堵疫情而“封堵”民生通道,决不能因为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导致事与愿违。各地要以常态化思维适应常态化防控,精准把握社区之门的“开”与“关”,确保疫情防控之门严格“关闭”、民生服务之门合理“打开”。

  立足人性化视角,精准把握社区之门的“开”与“关”。非常时期的“关门”是出于人性化考虑,常态化防控下的“开门”同样也是出于人性化考虑。此前社区以防控为主,这是疫情形势所决定的,如今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坚持防控是因为疫情没有解除,搞好服务则顺应了社区居民服务的需要,两者都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势头向好,各地社区大门陆续打开,一些低风险地区允许快递、家电维修人员等进小区,陆续恢复正常生活。比如: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中里社区,在做好快递小哥的信息查验、测温和行程扫码,确认安全以后,社区为他们发放出入证,对百姓进行无接触投递服务,既保障了安全,也方便了社区居民生活。各地要立足人性化视角,精准把握社区之门的“开”与“关”,做到疫情防控与民生服务相得益彰。

  坚持差异化管理,精准把握社区之门的“开”与“关”。常态化疫情防控并不意味着“一刀切”,而应根据各地风险等级,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措施,因地制宜把握好社区之门的“开”与“关”。各地要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与服务工作精准化精细化指导方案》,分级分类分地区,差异化抓好防控与服务。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低风险地区,因此可实行社区准入证制度,依据健康码做好出入登记、体温监测工作,允许探亲访友、提供生活服务人员和车辆进入,有序放开快递、外卖、鲜奶配送等人员进小区。支持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超市、便利店、菜店和美容美发、洗染、维修等社区生活性服务网点恢复营业,鼓励采取电话或网络预约等方式减少人员聚集。通过差异化管理,确保疫情传播风险“最小化”、民生服务便利“最大化”。

  社区之门的“开”与“关”,体现着疫情防控与民生服务的“精准度”,也是对城市治理体系、社区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各地要坚持“防控”和“服务”两手抓,精准施策,统筹兼顾,在防止疫情反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方便老百姓生活,让常态化疫情防控更具治理精度、民生温度。 (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