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经济生活 >> 正文
“吃货治蝗”的谣言也有毒!
http://www.scol.com.cn(2020-2-26 7:50:4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严奇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几个月来,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都遭受蝗灾。面对这样的新闻,有人甩出了“吃货治灾”的老思路。团队研究发现,群居型蝗虫会大量释放挥发性化合物苯乙腈,而散居型蝗虫几乎不合成苯乙腈,并且群居蝗虫在遭到攻击时会立即将苯乙腈转化为剧毒化合物氢氰酸。(《科技日报》2月25日)

  非洲蝗灾东进之后,一直是网友们关注的话题,不少网友用戏谑或调侃的口气大喊“吃掉它们”,甚至有部分人将“吃蝗”制作成短视频收获大量点赞。就是在这样的氛围当中,网络中对蝗灾的忧虑和担忧,逐渐演变成兴奋和期待。乐天精神是好的,可缺乏科学认知的盲目乐观如“蝗毒”一般,暗藏危险。

  现今市场上的各类蝗虫食品,大多数是饲养的或散居的蝗虫,没有太多毒素,无论是油炸还是烘焙,都是一种风味。可惜蝗灾中的蝗虫有毒,与食用的蝗虫有极大的差别,轻信吃货所言,捕食蝗虫,很难想象会给身体造成多大损害。事实上,过去已有不少人因吃蝗虫,导致过敏、休克、死亡。传播伪科学知识是误人子弟,甚至谋财害命。

  当然,有网友会辩解道:“吃蝗虫不过是开玩笑罢了。”实际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何况玩笑开的多了,自己都会相信。对蝗灾的无知认识,会不自觉地削弱防范意识,且这样的负面影响难免传播至政府、媒体、农民身上,久而之久必会迟滞防灾准备工作,三告投杼之害便是如此。何人都不能低估蝗灾,战术上的重视必须高于战略上的藐视。

  不妨猜想,在“吃货治蝗”的言论传播之后,有人会刻意纵容蝗灾泛滥,通过捕捉和贩卖蝗灾中有毒的蝗虫牟利。诚然,我们不必用恶意踹度人心,可有诸多案例表明,人性是经不起利益考验的。伪科学的治蝗观念会蒙蔽民众的防范心理,刺激不法行为的滋生,捕蝗虫贩卖的新闻也曾经出现。治理网上的伪科学言论必须早于蝗灾来临。

  生蚝成灾,有人说吃完它们;鲤鱼成灾,有人说吃完它们;蝗虫成灾,还有人说吃完它们。似乎在吃货眼中,生物灾害就得靠吃解决。可实际上靠“吃”治灾往往不切实际。高估吃货的战斗力,养成用吃解决生物灾害的刻板思维,必会付出惨重代价。我们既要纠治“吃货治蝗”,也要纠治“吃货治灾”。

  科学是战胜自然灾害的唯一法宝,治理任何灾害,都必须牢固树立科学防范的观念。没有科学精神,任何看似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案都是无稽之谈。面对“吃尽蝗灾”这样充满乐天精神的伪科学口号,政府、媒体、科研部门还是得早点辟谣和澄清。倘若蝗灾真的进入国内,造成巨大破坏,谁又能为昨日的盲目乐观埋单?(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