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认知障碍”日托,敬老还需“知老”
http://www.scol.com.cn(2019-10-8 8:30:3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李振忠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新华社上海10月7日电:在国庆长假期间,记者走进上海市闵行区新虹街道的“记忆家”。八位中轻度认知障碍老人正在进行康体运动:社工通过拉伸带,带领老人们进行着伸展运动。之后,社工拿起彩色纽扣与画笔,请老人和家属一起完成“欢度国庆,喜迎重阳”的条幅制作。

  “认知障碍”在老年人群体中出现,其实就是“老年痴呆症”。新虹街道社区服务办主任王云舟说,针对老年认知障碍,目前还没有药物可以逆转,唯一能做的只有通过专业的护理减缓病情的加剧。既然老年“认知障碍”无药物可逆,对于任何人任何家庭来说,最大的医疗手段就绝不是“送医”可以了之,而是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多一些“孝道疗法”“亲情疗法”甚至只是“陪伴疗法”来得实在。

  重阳节期间,又是孝道倡导的时节,其实孝道在中华传统道德中,所占比重一直是第一位的。孝道空喊口号是一回事,身体力行是一回事,一阵风“看看”了之是一回事,一直陪伴在父母身边又是一回事。那么,重阳节过后,孝道能热几天?“黄瓜菜凉了”之后,何时又能再想起自己的父母还一直孤孤单单地在自家旁边或者在另外一个城市里过日子?最好的孝道是陪伴,我们每一个为人子女者,真正陪伴父母的时间,又有多少?“认知障碍”的形成根由,既不是增了“三高”,也不是药物副作用,而恰恰是父母根本就没有享受到为人子女者的亲情孝道。更有甚者,亲情淡如水,甚至比水淡一万倍,与父母的感情比路人甲还要淡薄。如此亲情寡淡的家庭氛围之下,“认知障碍”充其量只能算是“小病”,更大的病是“心病”,甚至是父母身体垮下去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放眼街区陋巷,哪一个老年痴呆症患者,不是缺乏亲情与来自于儿女的孝道的产物?

  “知障日托”,敬老还需“知老”。上海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据估算,上海认知障碍老年人约20万人。9月,上海28个街镇被列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首批试点单位。“认知障碍”试点工作对于上海来说难能可贵,而对于全国来说还没有进入“试点”这一步,因此说,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对于全国各地的“认知障碍”老年人群体来说,连杯水车薪都谈不上,何谈普及?对于上海试点社区来说,“知障日托”,敬老更需“知老”,也就是说不仅在护理工作上应当照顾好“认知障碍”老人的所需所想,还应当从心理上明了老人所缺乏的,正是在长期的人生经历中,缺少了亲情这一剂良药。

  更应当让“认知障碍”老年人的子女明白一个道理,自己才是父母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心理依托,治疗父母“认知障碍”的最好良药不是“日托”中心,而是你自己从内心发生的对父母反哺之意的孝道。否则,你就只剩下了送老人到“日托所”之后的“轻松”。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