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经济生活 >> 正文
让更多人才走上“希望的田野”
http://www.scol.com.cn(2019-9-8 9:53:3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作者:张闲语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国涉农高校牢记办学使命,精心培育英才,加强科研创新,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在这优美的歌词中,我们能够看到一幅水墨画一般的美丽乡村。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中国流动人口的加剧,曾经美丽如画的家乡早已人去楼空,年轻的都进城务工去了,剩下的大多是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乡村空心化越来越严重,许多人儿时的乡愁早已难觅。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国家做出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就是要补足农业农村农民的短板。战略制定了,政策出台了,资金也来了,产业也来了,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农人才的缺乏却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有绝大多数人在农村,无论是实现中国现代化,还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无论经济发展有多快,中国的涉农高校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始终在持续不断为农业农村培养和输送着各类技术人才。这也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业保持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130万农林师生肩负了起兴农报国使命,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农业农村是一个大舞台。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许多有志青年纷纷走向了农业农村,许多涉农科技人才也把自己的事业放在了农业农村,许多专家教授也把主要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了农业农村。自2003年起到2018年,中国粮食生产取得了“十五连丰”的成绩。我们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中。这个背后既有国家对“三农”政策的支撑,更有一代又一代科技人才对农业农村的坚守与付出。

  走过千山万水,还需跋山涉水。面对农业农村现代化,面对乡村振兴发展,我们不仅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去干事创业,去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去激活记忆里的美丽乡愁,也需要更多的涉农高校守初心担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农业稳则天下稳,农民安则天下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需要人才支撑,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也需要人才支持。激发涉农高校的动力活力,激励更多的人才投身“三农”,才能让田野炊烟袅袅,充满希望,充满生机。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