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地评线 >> 正文
让优秀人才到基层“安家立业”
http://www.scol.com.cn(2019-6-21 8:14:4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王坤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吸引流动和激励保障机制,鼓励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贡献才智、建功立业。(6月20日《人民日报》)

  随着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艰苦边远地区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然而,就在各地竞相发展、加快发展,努力实现追赶跨越的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旺盛。特别是在基层一线,由于带头人队伍年龄普遍老化、产业发展指导员数量偏少、致富能人示范效应不强,极大阻碍了创新发展的步伐。可见,艰苦边远地区若要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必须加大聚集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度,让更多懂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优秀人才主动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

  人才兴则发展兴,人才旺则事业旺。中央及时出台《意见》,鼓励引导人才重心下移,对于艰苦边远地区而言,如果机遇把握得准,正好可以弥补基层一线人才紧缺的问题。那么,作为人才需求地,如何巧妙地借力用力,进一步把人才工作做好,让真正的优秀人才愿意留下来,为地方发展储备能力、提供智力支撑,必然是一个重大考验。笔者认为,做好人才工作,既要紧盯长远目标,又要看重短期效益,构建完善的人才工作体系应是当务之急。

  首先,选人导向一定要科学。艰苦边远地区的最大特点是:区位劣势明显、经济发展滞后、人才供给普遍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引进难、留住难。即便有地方通过多方渠道能够引进一些专业人才,也会因为硬件环境差、待遇基础薄、专业与岗位不对口等客观因素,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因此,我们在招考和选聘人才时,不能盲目从众,更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科学研判、有条不紊。一方面,要把引用人才的客观背景讲清楚,甚至可以把区位劣势、发展短板讲明白。就是要开诚布公,用价值观留人、用情感留人,让优秀人才根据自身情况,有备而来。另一方面,也要把引用人才的主观条件讲清楚,引进优秀人才不是为了镀金,而是要扎根基层、专心奉献,要真正给地方发展贡献才智。

  其次,培养路径一定要明确。如果说引用人才是前提、是基础,那么,培养人才则是重点、是难点。只有围绕党的事业去培养人才、锻炼人才,才能保证地方发展有才可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成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通常情况下,检验一个地方发展是否有后劲,重点要看人才培养多不多。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最难得的莫过于让其到基层一线去历练和成长。比如,很多地方让年轻干部下基层,确定了一定时间的服务期限,目的就是为他们留足基层自由成长的空间,让他们熟悉农村、了解农业、躬身田间、亲近农民。经过时间洗礼和实践锻炼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更能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也更能高质量地服务于地方发展。

  再次,用人态度一定要鲜明。把人才引进来,通过精心培育让他们成长起来,这还不够,更要对其精准使用,才能发挥人才效益。正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只有做到人岗相适,才能让优秀人才发挥最大潜能,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这是必须坚持的用人标准。具体来说,就是要因岗选人、以事择人,凭业绩说话,通过日常表现,察“大德”、看“小节”,确保选好、用好人才。艰苦边远地区的条件和待遇,虽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但当我们在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时,则必定能以价值认同来激发内生动力。可见,什么岗位用什么人,确是一门大学问。说到底,只有全面清除人才成长的“绊脚石”,立足实际,缔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才能让优秀人才自愿在基层“安家立业”。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