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破解“儿科荒”需要打好“组合拳”
http://www.scol.com.cn(2019-6-24 8:21:4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左崇年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海口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张贴出关于该医院急诊儿科白天暂时停诊、复诊通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儿科医生紧缺”这一话题,也再次成为焦点。 连日来,记者先后走访海南省中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了解到,超负荷工作、工作压力大等成为儿科医生紧缺的主要原因。(6月23日《工人日报》 )  

  新闻让人心酸无语。4名医生,先后有2人病倒,海口市人民医院急诊儿科白天暂时停诊。儿科医生紧缺,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严峻的现实。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儿科医生短缺问题引发不小的风波和舆论关注。儿童医疗资源严重不足,是不争的事实。《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显示,2012年中国14岁以下的儿童数量为2.2亿,儿科医师的数量为9.6万,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师,远低于每千名儿童拥有1.46位儿科医师的美国。这与发达国家 1.5 个 / 1000 名的儿科医生配置情况相比,相差近十倍。  

  毋庸讳言,儿科医生紧缺早就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首先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也比较清楚:儿科医师的培养有缺口,凸显儿童医学人才短缺的严重问题。医学人才短缺比其他技术人才短缺显得更加重要,可以缺一个高级钳工和车工,但是不能缺一个高级医学人才。因为医学人才不仅是生产一个产品问题,而是关系到全民的健康和治病救人的大问题,像“儿科医生荒”,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大事。首先是医生总数的减少,其次是医生结构的失衡。由于待遇不高以及高校儿科系取消等原因,目前我国儿科在主治医生阶段出现明显断层。

  其次,儿科医师的职业环境有缺陷。从现状来看,“金眼科,银外科,千万别干小儿科”。多年来,儿科似乎成了一些医师不愿选择的科室。由其是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儿科医师是更加“吃紧”。从学科角度来看,儿科医生因为技术手段少、开展研究不易等特点,在行业内不被重视。从儿科医生的劳动价值来看不能成正比。儿科主要依靠技术性劳动提供服务的科室,劳动价值扭曲的表现就是儿科医生工作辛苦却收入低。儿科的经济效益始终垫底,在一些医院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下,儿科规模被压缩到极点。而且,医患矛盾多,风险大,长期以来儿科医疗服务价格和薪酬待遇与其职业特点不相符,吸引力的丧失必然造成儿科医护人员大量流失。如果说充足的公共财政投入是保障儿科医疗不至于“无米下炊”的基本前提,那么让儿科医生拥有执业尊严则是确保其不流失的关键一环。  

  再者,我国儿科医疗资源建设不给力、分布不均衡,无法满足社会需要的现实,屡屡遭受舆论的诟病。儿科医疗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和患者就医观念存在误区。孩子生了病,无论大病小病,大多数家长的第一选择就是去儿童医院,找最有名的医生。即使在社区医院同样能够诊治,也要“舍近求远”。所以,人们经常看到的情形是: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门可罗雀。这种就诊习惯进一步加大了医疗资源平衡的难度。尤其是目前我国总量巨大的医疗资源被集中配置到少数中心城市,少数医院,这种过度集中化的资源配置,造成了儿科医疗需求向少数医疗机构过度集中的群体性行为,一旦遭遇大范围医疗需求,就形成了供需的严重失衡。儿科医生紧缺是该领域多种矛盾集中凸显的结果,破解之道,不能仅靠某个方面的单兵突进,还须在深化供给侧改革方面久久为功。破解儿科医生荒需要打好“组合拳”,通过出台儿科医疗服务激励机制、儿科医生补助资助制度,提高儿科医生福利待遇,完善儿科医生培养和培训办法,稳定和优化儿科医师队伍。加强儿科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环境,实行“分级诊疗”等等。(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