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学习“院士精神”甘当新时代无名英雄
http://www.scol.com.cn(2019-5-11 7:20:3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李琼会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在梓潼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探寻英雄们的青春岁月——“最近一次回福建老家,是在2016年看望我的岳母,但年轻的后辈们基本都不认识,以后回去的机会很少了。”4月19日,在位于绵阳市梓潼县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谈起“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情景,中物院原机关党委书记林银亮语调如常,即使在四川生活了40多年,他的普通话中没有川味,仍带着一丝乡音。(2019年5月10日四川日报)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1963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林银亮离开老家,此后他的大部分时光都隐姓埋名在四川度过,不仅很少回到家乡,也与大学同学们失去了联系。在四川还有许多像林银亮那样,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指出: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报道称,1999年林银亮陪几位专家回到自己的母校作报告,大学毕业31年后,才第一次与大学同学取得联系。问起这些年的下落,由于国防保密的要求,他的回答一般是“在四川”,“军工厂工作”。直到退休后,过了保密期限,大家总算知道他当年的工作单位,但具体工作仍然需要“模糊处理”。这样的经历,在老一辈中物院工作人员中几乎是“标配”,都是这样隐姓埋名度过自己的黄金岁月。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旧址梓潼“两弹城”,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9位曾在这里工作过,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从四面八方来到四川,汇聚到绵阳,在大山深处一干就是十几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科研之功乃“非常之功”。立“非常之功”者,必待“非常之人”。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旧址梓潼“两弹城”,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每一个响亮的名字、每一段动人的故事都深深地诠释着“两弹一星”精神,在这里,他们变成了四川人——吃得惯四川饭菜、听得懂四川话、家也安在四川。正如林银亮就说的“现在我们一家都是四川人了”。

  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邓稼先、王淦昌、于敏等“两弹元勋”一样响亮的名字,更多的中物院人是林银亮、李因果,把青春年华献给了大山,用一生“面壁”换来某一个技术步骤的突破,或者某一个零部件的改进,甚至走错了研究方向,终其一生没有明显成就。扎根大山深处,投身中核事业,当代无名英雄,老一辈核工业人用青春和热血,用奋斗与牺牲,书写着对真理和信仰的执著,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穿越时空,找到一种一以贯之、永不褪色的精神力量,不仅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广泛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力量。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虽然不是科学家、院士,也不是国家高精尖人才,但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中核院不忘初心、不负期待,不辱使命、锐意进取,科学严谨、一丝不苟,无私忘我、淡泊名利的“院士精神”,践行新思想,实现新作为,以爱国激励奋斗,以使命鞭策担当,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甘当新时代无名英雄,共同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