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从“悬崖村”之变看圆梦在今朝
http://www.scol.com.cn(2018-12-10 7:45:3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好开心,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其中有两张照片是我拍摄的。”12月2日,凉山州昭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委外宣办主任阿克鸠射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这一信息,很快引来众多好友点赞。(12月9日《四川日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是脱贫,难点也在脱贫。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7年底的3.1%,书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但脱贫越往后越难,现在所面对的多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已到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

  作为全国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四川的脱贫攻坚也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有着“悬崖村”之称的阿土勒尔村,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村处于美姑河大峡谷断坎岩肩斜台地,海拔1400多米,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米,村里通向外界,需要顺着悬崖断续攀爬17条藤梯,其中接近村庄的几乎垂直的两条相连的藤梯长度约100米……是名副其实的“悬崖村”,其生存条件非常艰苦,生产生活上的困难更是可想而知的。

  正好报道所言,阿克鸠射是第一个采访“悬崖村”的媒体人。2013年2月,他徒步深入“悬崖村”采访,“那时候还是难行的藤梯,光从山脚爬上山就用了4个小时。”“展出的两张照片中,其中一张就是在那次采访时拍摄的。”另一张图是在2016年年底拍摄,当时,牢固的钢梯已建设完毕,村民上下山安全多了。“我最近一次去‘悬崖村’是在今年10月。”阿克鸠射说,“悬崖村”的变化,折射了凉山州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效和彝区面貌的变化。

  脱贫,是梦想所在、希望所在、目标所在,其背后牵引着一个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脱贫攻坚正在进行时。两张照片见证“悬崖村”之变,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和见证,也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四川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能都照一个模式去做,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问题、聚焦问题,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把功夫用到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才能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才能让更多的“悬崖村”发生直达群众获得感的变化。

  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全省人民的殷切期盼,是各级党委政府不容推卸的重要使命。两张照片见证“悬崖村”之变,也告诉我们这个一个道理: 打攻坚战,实打实才有胜算;啃硬骨头,刀对刀方能破局。贫困的“山头”能否及时攻下,关键在于高位谋划,高速推进,要亮出新时代奋斗者的英姿,更加体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理念和功力,只有这样,才能一鼓作气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确保脱贫攻坚“胜券在握”。

  也只有这样,才能兑现决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承诺,让延续几代的脱贫梦,圆梦在今朝,梦圆在脚下。(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