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集聚为治蜀兴川倾智尽力的人才

http://www.scol.com.cn(2018-10-11 7:41:19)  四川日报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四川日报评论员
作者:四川日报评论员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不断集聚适应治蜀兴川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这对四川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具有重大意义。

  四川拥有优质的劳动力资源和人口红利,也是科教大省。但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治蜀兴川事业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打造一支服务四川、矢志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

  不断集聚为治蜀兴川倾智尽力的人才,要聚焦“人从哪里来”,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集聚人才,一靠培养,二靠引进。培养人才要用好科教资源,既为中央直属高校发展创造条件,又积极支持省属各高校发展。引进人才要突出需求导向,既着眼“高精尖缺”,又重视乡土专家,吸引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技术人才、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等来川创新创业,打造高素质产业大军。

  不断集聚为治蜀兴川倾智尽力的人才,要聚焦“怎样激发活力”,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人才评价不能一刀切,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引导人才精心做学问,潜心搞研发。专业技术人员是用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要通过特殊政策为科研技术人员“松绑”,让人才“帽子”、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建立以知识价值为导向改革科研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让人才有更多获得感,放心放手搞科研、搞转化。

  不断集聚为治蜀兴川倾智尽力的人才,要聚焦“如何人尽其才”,进一步完善人才使用和流动机制。事业留人是对人才最好的吸引。要着眼“高精尖缺”,瞄准突破关键技术和重点产业发展,让“5+1”现代产业体系为人才提供广阔舞台。针对我省人才分布不均衡问题,树立人才柔性流动理念,创新人才流动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要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提高基层教育、医疗公共服务质量,解除人才服务基层的后顾之忧,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治蜀兴川关键在人才,希望也在人才。各级党委要进一步打破藩篱、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构建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让四川成为人才集聚之地、辈出之地、向往之地,集聚爱国奉献、为治蜀兴川倾智尽力的优秀人才,为四川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