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成都“九龙治水”变“一龙管水”的治理之道
http://www.scol.com.cn(2018-10-15 7:43:4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隔山打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为破解人口激增带来的"城市病",探索特大城市精细化管理路径,去年9月,成都率全国之先在市、县两级成立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推动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覆盖全市4344个社区。近日,由专业机构进行的"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万人问卷调查",测评显示,96%以上受访群众认为,社区环境面貌发生可喜变化;居民对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建设认可度得分为95.2。(10月14日,《四川日报》)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成都从探索特大城市精细化管理路径出发,在全国首创成立市、县两级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既先行先试,贯彻落实了十九大精神,又改革创新,探索了一条社会治理之路。为其他城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创造了可借鉴经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步伐的加快,政府部门职能分散、公共服务配套不均衡、社区资源严重不足等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病"集中显现出来。加之随着社会转型发展,城镇社会结构日趋多元、群众利益诉求复杂多样、城市管理问题千变万化。以前松散型、分散式、突击式的社会治理办法,已难以适应城乡发展要求,也无法满足城乡居民对社会治理的美好期盼。此时,急需通过创新探索,找到适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治理新路径。由此来看,成都成立社治委,变"九龙治水"为"一龙管水",是既着眼于社会治理矛盾的破解,又着手于"城市病"问题的解决,也难怪在短短一年时间就取得如此成效,获得城乡居民的广泛认可。

  成都从"九龙治水"到"一龙管水",之所以能让社会治理工作取得如此大的变化,主要源于其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而这一体制既顺应了城市发展规律的要求,也为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改革工作创造了条件。一是促进了多元共治。通过建立健全市、区社治委这一组织架构,既强化了政治引领功能和服务群众职责,有效推进了社会治理工作全覆盖,促进了组织、城管、民政、住建、人社等多部门的统筹协调。二是推动了依法治理。通过构建"1+6+N"政策体系,以"城乡社区发展治理30条"为核心,以社区专项资金改革、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等18个配套文件为支撑,让社会治理变得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前社会治理"脚痛医脚"的现象。三是丰富了德治内涵。通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了"社区是我家,连着你我他。关门是小家,开门是大家。"和谐氛围的形成。四是增强了居民自治。通过打造群众自治平台,实行网格化管理,搭建居民参与载体,筑牢了社会治理的居民主体地位,充实了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居民也成为了加强社会治理的受益者。

  当然,变"九龙治水"为"一龙管水"还处于创新尝试阶段,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完善,还需要在顶层设计、机制创新、流程优化,全区域覆盖、全时段发现、全问题监管以及各职能部门服务融合上下一番绣花功夫,加强社会治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推动形成群管群治、群策群力、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齐抓共管大工作格局。(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