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向开放为何重在“提升”?

http://www.scol.com.cn(2018-9-5 8:27:24)  四川日报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王付永 杨洁
作者:王付永 杨洁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为适应新时代扩大开放合作需要,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提升东向”,把东向开放合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对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环太平洋地区发达国家先进生产力。东向开放的现状如何?提升的基础和潜力何在?本期时势专论,邀请专家围绕提升东向开放的必要性、紧迫性等话题展开讨论。

  嘉宾

  伏玉林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

  盛 毅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

  主持人

  本报评论员 王付永  杨洁

  提升有基础 四川对外开放长期以来一直以东向为主,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对接机制和合作模式,提升东向契合未来国家战略政策走向 

  主持人: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将南向和东向作为当前开放合作的战略重点。与“突出”南向不同,东向用了“提升”一词。所谓“提升”,一定是在某个基础之上的提升。

  伏玉林:同样都是战略重点,但用词有区别,体现了决策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把握。东向用“提升”很准确。

  从历史角度看,四川对外开放长期以来一直以东向为主。得益于良好的自然资源、充足的劳动力供应和产业基础,四川通过京津冀、长三角经济圈连接环太平洋沿岸美日韩等发达经济体,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四川东向开放广泛分享东部沿海地区与环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溢出效应,长三角、京津冀等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四川最大的内资来源地,为提升东向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从政策走向看,提升东向具有潜在优势。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将进一步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同时,围绕长江经济带协同开发,打造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的三大增长极,将提上议事日程,提升东向将迎来第二轮历史机遇。

  盛毅:从过去看,东面的国家和地区,是全球经济最密集、产业层次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市场容量最大、成长速度最快的区域,海外有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有韩国、台湾、香港等曾经的亚洲“四小龙”。沿海有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地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此外,还有湖北、重庆等正在快速崛起的省市。四川历史上就与长江各省市有着密切的经济和人文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更是通过“一衣带水”的关系,与东向相关国家和地区建立起较之其他方向更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引进国外资金还是国内资金,无论是进出口贸易额还是省际之间的贸易额,无论是引进人才数量和劳动力输出,来自东向的数量都要超过总量的50%,有的甚至达到70%。

  从未来看,“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是党的十九大对东部地区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长江经济带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是建成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长三角地区是其中的核心。四川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创新驱动发展人才示范区等,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也需要通过提升东向开放,推动企业、科研单位、高校等与东部地区建立紧密联系,借力和借势加快提升创新能力。

  提升有潜力 东向开放规模亟待扩大、开放程度亟待提升、开放领域亟待拓宽,提升东向有利于四川加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大循环

  主持人:东向开放曾经取得了很大成就,有力带动了四川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但是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东向开放的规模、程度、领域都亟待拓展与提升。

  伏玉林:正因为此,四川有必要提升东向。

  首先,东向开放规模亟待扩大。东向开放模式目前主要以东部企业单向来川投资为主,本地企业仍然面临着走出去的困境。产业从东向西部转移较为普遍,本地企业在东部地区合作开发联办较少;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化理念下,本地企业走出国门,融入“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也较少,严重影响着全球化时代四川企业的成长壮大。如何通过外引内联、区域合作等方式,让更多川企走出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其次,东向开放程度亟待提升。东向开放、东西合作目前主要局限于有形商品甚至低附加值的生产领域,高精尖科技服务、高附加值服务业的开放合作尚需打开新局。目前亟待通过与先进地区的多种合作,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打造系列名优产品,做大做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万亿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建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东向开放能级。

  第三,东向开放领域亟待拓宽。东向开放目前主要以经济领域为主,对教育、文化、科技、人才交流、社会治理、公共管理等领域涉及较少。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扩大东向开放领域,用足用好开放政策,打造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提高社会治理和公共管理水平,全面推动四川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科技等全面进步。

  盛毅:提升东向除了有利于直接对接先进的生产力,有利于不断开拓东部市场外,还有更深层的意义。东部地区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积累了较丰富的海外市场经验,提升东向开放合作水平,并借此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大循环中去,这对于四川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更具体地讲,东部不仅有畅通的国际市场通道,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而且各种要素市场功能更加完善,开放程度高.做好与东部市场的全面和深度对接,强化与东部各类市场渠道、会展平台等的联系,做好政策、服务、市场等的协同,对四川提升整体开放水平意义重大。

  提升很紧迫 精准对接东部先进生产力的“窗口期”稍纵即逝,国家相关支持政策措施也有“时效性”,提升东向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加快推进

  主持人:提升东向是否存在“窗口期”?

  伏玉林:当前四川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是加快发展中高端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四川省无论是支持以成都为中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还是支持各区域建设在国内外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都需要积极承接东向国家和地区的中高端产业项目。尤其要抓住部分产业链条整体转移的机遇,推动园区功能、服务平台等升级,形成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合力,明显提升承接产业的层次。

  但需要清楚的是,东西部产业转移和产业转型升级是有“时间窗口”的。要对接先进生产力,就要考虑合适的对象和合适的时间点,只有在合适时间点上“门当户对”地对接,才会被市场接纳。具体来说,实现和东部先进生产力的对接,既取决于四川某个产业在产业链、供应链等链条的某个环节的生产力水平,也取决于东部某个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生产力水平,要精准对接,就不得不抓住“时间窗口”。事实上,期待和东部先进生产力对接的省份不止四川一个,如果你不能及时占领对方产业链供应链需求“空档”,你的竞争对手就会抓住这个机会。一旦错过这个机会,很可能会错过整个产业的未来。因此,我理解,对东向用“提升”一词,也暗含了“紧迫性”的要求,如果不抓紧提升对接东部先进生产力的“精度”,“窗口”很快就会关闭。

  主持人:不仅对接东部先进生产力上存在“窗口期”,一些涉及推动东部西部深度融合发展的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重大政策也存在“窗口期”。四川提升东向的战略如果不抓紧推动实施,很可能会因为错过国家政策“窗口期”,而效果大打折扣。

  盛毅: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加快西部开发开放、推动东中西各板块深度融合的重大举措。其中长江经济带明确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的战略定位。国家为推动战略的实施,规划了许多重大项目,推出了诸多重大举措。这些政策措施对四川提升东向开放会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但这些政策措施也不会一直保持不变,往往都有很强的时效性、针对性。因此,四川必须保持紧迫感,牢牢把握有利于推进“提升东向”的国家政策措施的“窗口期”,争取让国家在四川布局更多重大项目,争取设立多种形式的试验区或示范区,让“提升东向”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相关评论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