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因地制宜抓振兴,乡村特色百花放
http://www.scol.com.cn(2018-9-4 13:40:3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隔山打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9月3日,参加全省乡村振兴大会的全体代表前往成都市郫都区、崇州市、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5个县(市、区)现场参观考察,实地检查成都市县乡村各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指示精神情况,学习借鉴农业农村改革、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做法和经验。(9月4日四川在线)

  乡村振兴本身就前无经验可循,学习别人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指示精神的实践经验,借鉴别人在推进当地乡村振兴上的实际做法,总结发展成效显著的乡村经验,提炼出乡村振兴的共性规律,概括出多样化的乡村振兴路径。既换脑又开眼,这对各地推进乡村振兴显得十分必要。

  当然,学习借鉴不是“直接拿来”,并不是原原本本的照抄照搬,更不是依葫芦画瓢,而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结合各自区域是属于深度贫困型、贫困型、小康型、富裕型等乡村不同特点,重在做好好经验、好方法的“嫁接”,取长补短,发挥其对推进本地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作用。

  今年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乡村振兴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这可谓是在总结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策略,为各地如何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实施方向。

  就乡村振兴“五个振兴”之首的产业振兴来说,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与关键,只要做好乡村的产业发展,就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但如何推进产业振兴,有人要么单一地认为就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有人要么认为面太宽、内容多而无从下手。事实上,产业振兴不是千篇一律,更不能一刀切。切记别人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虽然同样的发展思路、同样的产业,别人能做大做强,但在自己这里由于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或会水土不服难以发展起来。

  发展什么样的主导产业,怎样做好产业融合发展,如何做大做强产业,把产业做出品牌和特色,关键还在因地制宜。比如,崇州打造的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产业园,以“道明竹编”撑起了当地新业态;新津县的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打造了田园农博盛宴和乡村振兴典范;大邑县的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特色农产品品牌创意设计成为亮点。等等这些充分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推进产业发展,必须结合各地区环境、人力、资源、技术、文化等特点,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找准方法,量体裁衣,量身打造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定位,以及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与路径。

  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着眼长远,着手当前,着力民生,以破解“三农”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在展特色、育人才、兴文化、优环境、强组织上下功夫,才能不断夯实“五个振兴”基础,才能让乡村建设与发展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