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青岛不怕淹”贵在对科学理念的继承与发扬
http://www.scol.com.cn(2018-7-19 7:57:0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朱永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据7月18日有媒体报道,不少网民认为,青岛号称“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是得益于上世纪初德国人占领青岛期间修建的排水系统。很多网帖的依据,应该是源于南方某媒体2010年刊发的报道《青岛古力:一百年前的远见》。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陈勇认为,德国建设排水系统的理念对青岛确有影响,但“青岛不怕淹靠德国下水道”这种归因太简单、不够客观。  

  或许是受到几千年传统历史根深蒂固的影响,国人向来喜欢将今天取得的某些重大成就与曾经出现的某一段历史产生联想,不知不觉中就将原本发生的一些事情放大,甚至将某些为人物予以“神话”。青岛在德占时期确实修建一些排水设施,但如果把今天“不怕淹的青岛”全归功于德国时期修建的一些地下管网,那不只是太不切实际,有美化占领者的奴性心态,更是对青岛数十年来在城市排水设施方面所付出巨大努力的诋毁,是极端不负责任的。  

  一百年前的青岛,不过是山东半岛靠近海边的一个“破渔村”,相关资料显示,德国占领后,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迫切希望把青岛建成东亚的一个模范殖民地,彰显自身能力,与英、法竞争。因此,德国在青岛才不惜代价地采用当时最新科技,并在市政建设、行政管理、路网建设、卫生保健等方面都采取了诸多政策和措施。但即便如此,全部修建的地下排水管道也只有不足80公里,现今还能使用的仅仅只有2.66公里,与现在地下排水管道3000多公里相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应当说,今天青岛的“不淹”至少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没有沾过去德国的一点“光”。  

  记得在2014年5月,我国南方江西、广东、广西等省遭遇特大暴雨,短短几天里,广州、深圳、南宁等城市都成了一片泽国。而同样被暴雨袭击的赣州市却安然无恙。特别是老城区,甚至没有积水,市民生活基本不受任何影响。当时就有人在网上发帖称,赣州之所以能在特大暴雨中成为“浮城”,得益于宋代修建的两条排水干道系统,因为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故名福寿沟,因福与“浮”同音,故而不怕水。但实际上全长仅有12.6公里的福寿沟根本承担不了全赣州的排水压力,真正让赣州不淹的依然是地方政府对地下排水管网设施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巨大付出。  

  值得思考的是,无论是“最不怕淹的青岛”还是遇水能够成为“浮城”的江西赣州,这些排水设施的建设,无一不是吸收和借鉴原有工程的设计建造理念,以最科学的设计布局,最实用的建造方式,进而在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灾害面前,能够超水平发挥出工程的巨大排水功效。青岛不怕淹,确实与德占时期建造的排水工程不存在关联,但包括政府官员都承认是受到了德国建造排水系统理念的影响。一百多年前建造地下排水工程,就能远见卓识的做到“雨污分流”,就能“奢侈”到为保证排水畅通给地下水道贴瓷片,如此富有远见和不搞“形象工程”的务实理念,即便放在今天也很值得提倡。  

  赣州同样也是如此,宋代先人就能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后闭之,水患顿息”。甚至连相关专家也表示,宋代建造的这套排水系统“现在看来都相当先进而科学”。而这种对地下排水系统极富科学远见的务实理念,无论源自我们的祖先还是出自“侵略者”,同样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和发扬。实际上,不少城市在地下排水建设方面,钱没少花,力没少出,却一遇暴雨就“看海”,问题正是出在理念上的短视,甚至为求形象华而不实。德国在建造青岛地下排水设施时,并不仅仅把他当成一项市政工程,而是作为事关德国在东亚的“国家形象”来实施。能够把地下市政工程用来体现“政府形象”进而用“匠心”来建设,这种理念同样值得我们现在很多城市管理者们去认真学习和思考。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