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时代之行激扬不懈奋斗的力量
http://www.scol.com.cn(2018-5-16 7:52:2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读《汶川地震十年启示录》感想之五

  从灾难走向新生、从恢复重建走向发展振兴,圆梦之路,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生动演绎。5月11日《四川日报》发表的《伟大时代铸就不朽丰碑——“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年启示录》,全方位展示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十年来发展振兴的历史成就、城乡面貌的变化以及灾区人民感恩奋进、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读后令人深有感慨。

  10年砥砺奋进,10载风雨兼程。这里曾有过大地颤抖的悲歌,也有绝地重生的壮歌,更有阔步前行的飞歌。10年间,灾区始终把发展振兴,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灾后恢复重建和加快灾区发展的重中之重,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巩固,民生保障稳步提升,居民收入明显增长,灾区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书写了浴火重生、奋进跨越的人间奇迹。正如报道中所说的,不信邪、不怕难的劲头,在迎战灾难中深深浸入血脉,历经岁月沉淀,成为灾区乃至四川人民的一种气质:一种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自信。这种自信,推动灾区浴火重生;这种自信,推动四川披荆斩棘。

  灾后恢复重建,是一张困难而厚重的考卷。但是,受灾不是放慢发展的理由,灾区要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承诺。特别是进入新时代,融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起点上的灾区如何迈出更加稳健的步伐,全面巩固和提升恢复重建成果,奋力实现灾区发展振兴?这是新时代的考题,是灾区的必答题。

  方向明,则道路清。“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关心地震灾区,多次对灾后恢复重建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汶川县映秀镇,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向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敬献花篮,强调要在推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继续发力,把人民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地震灾区的深切关怀,为灾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实现跨越发展和同步小康,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把对党、对祖国、对全国人民的感恩之情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成为最大的共识。

  感恩激励着奋进,奋进才是最好的感恩。灾区人民知道,最好的铭记感恩,就是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的殷切期望,持续用力推进灾区的发展振兴,努力实现新时代的奋斗目标。也正因如此,灾区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统筹谋划、科学规划作为首要前提,把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作为核心理念,把探索创新、破解难题作为关键抓手,把发展转型、生态平衡作为着力重点,发扬不懈奋斗精神,一针一针缝合群众的伤痛,一锤一锤敲出发展振兴的台阶,按下了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快进键”。

  怀揣梦想,不辱使命。10年间,灾区从恢复重建的“激情燃烧”,走向发展振兴的“持久发力”,刻下了从理念到行动的清晰轨迹。站在新起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为根本遵循,灾区正激扬不懈奋斗的力量,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全力将“推进灾区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的承诺变为现实,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未来充满了希望和阳光。(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