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文化自信为灾区振兴发展注活力
http://www.scol.com.cn(2018-5-9 13:44:3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廖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十年回首,不思量,自难忘。文化有大爱,全国心连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十年之间,抗震救灾精神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华夏同根,在同一个文化背景下,浸润滋养我们的灵魂。(5月9日《四川日报》)

  地震带来的惨痛是刻骨铭心的,地震带来的心灵创伤是巨大的,山崩地裂,人间痛哭。十年弹指一挥,灾区人民化悲痛为力量,自强不息,重建美好家园,实现了凤凰涅槃式的发展。

  回望走过的艰难历程,为啥灾区人民能够在短时间内擦干眼泪,振奋前行,能够交出一份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的精彩答卷,关键就在于一种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正是在这种厚重而坚实的文化浸润滋养下,才激发出了灾区人民振兴发展的动力活力。

  守住文化之根。“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四川的文化遗产受损严重,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过中,四川第一时间把文化抢救与保护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一个个文化地标迎来重生。从震后不到50天的二王庙维修保护工程启动,到茂县羌族博物馆重建奠基,从二王庙在地震3年后首次向世人开放,到“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

  这些都展示着灾区人民正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文化自信。向世界宣示了中国政府传承历史文脉,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和强大能力。因为这些文物和文化元素正是灾区人民内心深处的一种强大精神支撑,地震可以摧毁房屋,可以夺去生命,但却摧毁不了灾区人民的自强不息精神。

  激发文化之力。从“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重建家园”大型交响乐主题晚会,到文艺小分队到地震重灾区的演出,从中直艺术院团分赴极重灾区慰问演出,到四川省文化厅鼓励推出的抗震救灾、重建美好家园现实题材文艺创作,文化不仅充分发挥了抚慰心灵、舒缓情绪、提振信心、凝聚力量的特殊作用,而且赋予了灾区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

  文化催人奋进。正是有了这种及时的文化引导与精神激励,才让如今的地震灾区,时时有歌声,处处奏和谐,人人表现出乐观向上、奋发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这种文化的力量不仅来自于外在的文艺作品激发与激扬,也来自于灾区地域文化的支撑。从古蜀文化到大禹文化,从氐羌文化到茶马古道,这种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地域文化给予了灾区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力量。

  文化产业支撑。从绵竹年画节、都江堰放水节,到羌年等非遗活动,文化产业成为了拉动灾区经济发展的一股巨大力量。据悉,十年来,国家投入84.7亿元用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重建文化家园。以阿坝州“九寨沟演艺产业群”为例,2011年至2013年,每年接待中外游客均超过80万人次,累积实现产值超4亿元。

  灾区人民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展现出的不屈不挠精神,释放出来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凝聚力,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诠释,也是灾区人民坚守文化自信的结果。只要灾区人民始终坚守文化自信,就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