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三次产业占比释放灾区发展活力
http://www.scol.com.cn(2018-5-8 10:52:23)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闲语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2017年,39个重灾县的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13.2∶45.9∶40.9。10个极重灾县的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12.2∶48.2∶39.5。四川省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11.6∶38.7∶49.7。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相比2008年,灾区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但从数据来看,依然保持着“二三一”的产业结构。(5月8日《四川日报》)

  地震十年,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住房重建,到产业转型升级,从感恩奋进,到发展致富奔小康,最近,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社会各界都在聚焦报道。从三次产业占比情况来看,不仅体现了灾区发展的路径,而且也释放出了巨大活力。

  从总体而言,与全省产业占比相比较虽然还是停留在“二三一”的结构层次上,但与十年前相比,早已在量上有了较大的变化。10年来,39个重灾县(市、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8.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7.6个百分点。

  尤其是一三产业的升降比例不仅应和了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且为灾区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灾区具有丰厚的人文和旅游资源,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降低农业比重,提升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占比,这不仅符合灾区发展实际,而且也利于灾区可持续发展。

  从工业占比情况看,无论是极重灾县,还是重灾县,工业都是大头。这也是造成“二三一”结构的原因所在。与十年前相比,灾区的工业占比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提升了0.9个百分点。如何看待这个数据的变化,关键要从灾区的发展实际来分析。无论是地震前,还是地震后的十年,灾区本身就地处在龙门山区域,原本经济水平、经济结构层次相对较低,如果只是在一三产业方面做文章,显然就缺乏中坚力量的支持。

  在工业基础本身就薄弱的情况下,增强工业发展后劲,提升工业承载能力和拉动能力,这是有效拉动灾区经济发展的路径之一。虽然总体上工业占比在提升,但在布局上更加科学合理,比如在资源条件和工业基础不错的茂县、汶川县、彭州市加快工业发展,而在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的北川县、都江堰市大力促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这种发展布局为灾区发展释放巨大活力。

  还有一个亮点就是灾区三次产业占比与全省相比数值在不断的跟近。这说明灾区发展总体上是沿着全省产业发展的路子在迈进。毕竟灾区处在一个后发阶段,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中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方向正确,只要措施有力,继续沿着这条灾后重建之路走下去,就一定能够释放出产业内生动力。(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